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日益融入國際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的35年,是我國從大規(guī)?!耙M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國抓住全球化機遇一躍成為世界貿易大國的35年。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fā)展方式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詳細] 時間:2013-12-12 19:51 查看:242次標簽:改革開放方向道路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我國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先后采用過不同的農村貧困標準。根據1978年標準,當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2.5億,約占全部人口的1/4,2007年下降為1479萬人,平均每年脫貧811萬人。依據2010年...[詳細] 時間:2013-12-12 19:42 查看:164次標簽:醫(yī)保改革開放紀念動態(tài)
改革開放35年,一系列喜人的變化發(fā)生在我們生活中: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穩(wěn)步增長,就業(yè)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衣食住行全面改善……億萬中國人民實現(xiàn)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跨越。 恩格爾系數...[詳細] 時間:2013-12-12 19:33 查看:171次標簽:述評溫飽小康改革開放紀念動態(tài)
自1978年啟動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不懈探索和艱苦努力,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大多數產品供求由市場決定,全國統(tǒng)一的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國有經濟改革逐步深化,包括個體私營經濟、集體經濟、外資經濟和股份制經濟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迅速發(fā)展;現(xiàn)代宏觀經濟...[詳細] 時間:2013-12-12 19:24 查看:216次標簽:改革開放劉世錦中國發(fā)展紀念動態(tài)
“十六大”以后,中央對農村實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支農政策。2004年,開始實行的農業(yè)補貼,在當時被認為是工業(yè)反哺農業(yè)時代的來臨。緊接著,2006年1月1日,具有歷史意義的時間節(jié)點——— 取消農業(yè)稅,延續(xù)2600年的“皇糧國稅”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詳細] 時間:2013-12-12 15:56 查看:57次標簽:改革開放農業(yè)強市張傳豪紀念動態(tài)
徜徉在展廳之中,仿佛置身于時光隧道,通過一張張照片和一幅幅字畫,人們可以踏尋江城成長的腳印,重溫那一段段激情的歲月。風光秀麗的美景令人陶醉,波瀾壯闊的事業(yè)更催人奮進,或名言警句、或山川風光、或光影流轉,諸多珍貴書畫作品和照片,讓參觀者如獲至寶,紛紛合影拍照。...[詳細] 時間:2013-12-12 14:43 查看:37次標簽:吉林市攝影展改革開放紀念動態(tài)
圖片展分“改革開放之思想解放”、“改革開放之中國巨變”、“改革開放之百姓生活”和“改革開放之部隊發(fā)展”四個部分,展出圖片30余幅,以新老對比的形式,展現(xiàn)了改革開放前后國家、群眾和部隊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詳細] 時間:2013-12-11 15:06 查看:260次標簽:蓬萊圖片展改革開放紀念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