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信仰行”首都大學生理“響”輕騎兵宣講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首都高校青年學子通過“理論+故事+文藝”的形式,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講述青年奮斗故事,展現(xiàn)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處長、一級調研員于海、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朱霞輝、中國人民大學團委書記熊宇平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工業(yè)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9所高校的師生代表等300余人現(xiàn)場聆聽報告會。
報告會上,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聯(lián)合大學三所高校的學子,以大學生的視角同臺展示,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每部作品均由“理論微宣講”“新時代大學生好故事”和“文藝展示”三部分構成。“理論微宣講”圍繞主題從理論層面進行宣講闡釋,“新時代大學生好故事”突出新時代青年學子挺膺擔當?shù)木耧L貌,“文藝展示”配合宣講主題進行藝術演繹,形成“理論+故事+文藝”的“輕騎兵”特色宣講形式。
中國音樂學院創(chuàng)作的《聲動千年——博物館奇妙游》,從音樂發(fā)展歷史的視角深入解讀習近平文化思想,通過講述八千年前的賈湖骨笛、三千年前的九霄環(huán)佩琴、八十年前的馬可日記的生動故事,創(chuàng)新演繹表現(xiàn)形式,精心編配與宣講內容相適的笛音、古琴音、歌劇經典唱段再現(xiàn),在舞臺上建構起一座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博物館,敘事內容精妙,邏輯結構精巧,藝術展演與理論闡釋完美融合,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詮釋了強烈的文化自信。
中國人民大學創(chuàng)作的《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觀中汲取奮進力量》,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在正定和寧德工作的故事為素材,同時融入宣講員的親身經歷,通過鮮活的故事生動講述新時代青年如何在實踐中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觀。結尾配以情景朗誦《以你為鏡》,用細膩的情感、鏗鏘的話語、蓬勃的姿態(tài),生動演繹“大山的女兒”黃文秀投身于脫貧攻堅戰(zhàn)中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感人至深,升華主題,令現(xiàn)場觀眾為之動容。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創(chuàng)作的《心懷信仰 向光而行——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從“信仰的扣子”和“奮進的扣子”兩個維度,深刻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的重要論述。視力殘疾大學生陳開燦以“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信仰之旅與青年擔當”為題,以信仰的扣子為出發(fā)點,通過自身經歷生動講述了盲人大學生如何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堅守信仰的感人故事,展現(xiàn)出殘疾大學生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聽障學生和視障學生聯(lián)袂表演的舞蹈《舞臺的顏色》、配樂朗誦《少年中國說》和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傳遞出新時代殘障大學生扣好信念之扣、奮進之扣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引發(fā)現(xiàn)場觀眾的強烈共鳴,贏得滿堂喝彩。
三部宣講作品以深厚的中華歷史文化為序,以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觀為軸,以殘障大學生的拼搏故事為大幕,既相互獨立又內在關聯(lián),共同構成了一場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別開生面的大學生理“響”輕騎兵特色宣講,在現(xiàn)場觀眾中引發(fā)熱烈反響。
此次活動是“‘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信仰行”首都大學生理“響”輕騎兵系列宣講的第二場報告會。首場報告會于4月26日在北京聯(lián)合大學舉行,計劃每月舉辦一場。系列宣講活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主辦,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市委講師團)承辦,旨在為首都高校青年學子學理論、用理論、展示自我、成長成才搭建平臺,激發(fā)大學生群體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推動大學生理論武裝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傳宣講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引領大學生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闡釋、創(chuàng)新表達、創(chuàng)新傳播。
下一步,系列宣講將進一步緊扣重大主題、豐富內容形式、強化示范引領,深入首都高校持續(xù)開展,用“青言青語”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以青春之聲匯聚團結奮進力量,打造首都高校“大思政課”新名片,持續(xù)推動“‘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信仰行”系列活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供稿: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宣講服務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