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qū)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大風預警信息
圖源:新京報
今日北京,陰雨連綿,部分地區(qū)還飄起雪花,讓人們切實感受到天氣的多變。
前陣子,北京大風刮得那叫一個猛,直接把全國人民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不過,讓不少市民感到意外的是,這大風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厲害”。甚至有人疑惑:“大風真的來了嗎?”
快到無法感知的搶修
這大風,那是真真切切地來了。氣象觀測數(shù)據(jù)顯示,北京門頭溝區(qū)的高山玫瑰園站,風速直接飆到了45.8米/秒,相當于14級風。這風力,擱陸地上,11、12級的都算少見,北京這風,確實有點“厲害”。
大風肯定是有沖擊的,但或許是因為搶修速度快、處理格外及時,很多市民都沒太察覺。
就說周六(4月12日)上午吧,豐臺區(qū)石榴莊街道石榴莊東街第二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在巡查榴鄉(xiāng)路大街的時候,突然聽到頭頂有異響。
榴鄉(xiāng)路大街上一塊戶外指示牌因大風劇烈晃動
圖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抬頭一瞧,一塊面積1.5平方米的戶外指示牌,在狂風里晃得厲害,支架都快斷了。下面就是行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這要是掉下來,那可不得了。好在,工作人員反應迅速,緊急調(diào)度,20分鐘就拆掉了這塊危險的廣告牌。
這只是北京應對大風的一個小縮影。全市上下都動起來了,應急機制拉滿,隱患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第一時間處理。所以,大風雖猛,但市民們過得還挺安穩(wěn),甚至都沒太感覺出來。
市民的守望相助
這事兒里,還有不少讓人心里暖乎的細節(jié)。
網(wǎng)上有個視頻挺火的,一個外賣小哥,看著挺瘦弱,大風里送外賣,電動車一下子就被吹跑了,手里的餐食也撒了一地??粗妥屓诵奶邸?/p>
外賣小哥這工作,風里來雨里去的,這次大風天,他們還在堅持送餐,不過,也有人惦記著他們。
北京通馬路,外賣騎手在大風中前行
圖源:北京日報
“楊經(jīng)理,有個事想和您商量一下,這幾天大風,如果快遞、外賣小哥需要避風的話,希望您這邊能臨時容納一下。”香爐營社區(qū)書記閆鵬通過微信與轄區(qū)企業(yè)一品滇負責人取得了聯(lián)系。
“當然可以,有什么需要我們協(xié)助的,您直接說。避避風、喝口水,我們這邊都能提供。”一品滇負責人爽快地答應道。
這一幕發(fā)生在西城區(qū)椿樹街道。街道預料到外賣員、快遞小哥可能遇到困難,早早將工會驛站開放,作為臨時“避風港”,還動員臨街商鋪,作為快遞員、外賣員們在大風期間的臨時驛站。而這些臨時開辟的地方,就成了小哥們歇腳、分揀貨物的場所。
快遞員張玉林在椿樹街道工會驛站避風
圖源:千龍網(wǎng)
停車場也紛紛行動了起來。“能不能把車停在你們的地下停車場里?”4月11日上午,石景山區(qū),京西大悅城的客服中心接到了一位市民的咨詢電話。
大風天,大家怕車停在室外被吹壞,就想找個安全的地方,也沒想著免費,就圖個安心。
商場一聽,二話沒說,直接決定從11日下午4點到13日晚上10點,把地下停車場免費開放。推廣部開始制作海報,物業(yè)部把停車系統(tǒng)調(diào)為免費,趕在下午兩點半,他們把這則通知在商場的各個社交平臺發(fā)布。附近居民陸續(xù)開車過來,到11日晚上,這個有1100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已經(jīng)基本停滿。
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北京好多地方都跟著做起來了,朝陽、石景山、豐臺、通州好幾個商圈都出了免費停車場,幫市民解決了大問題。
類似的場景還有不少。西鐵營萬達廣場和商場里的萬達影院聯(lián)動,騰出一個大電影廳,重新安排了電影排期,還準備了毯子、礦泉水、泡面,布置成了一個臨時安置點。
大風猛烈,一座城市的溫度,在大風來臨之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大城善治的檢驗
其實,這場大風也像是一場大考。從結果來看,北京算是扛住了,展現(xiàn)了大城市治理該有的水平。
大風還沒來的時候,相關部門就不停發(fā)預警,從關掉室外場所、加強巡查、修剪樹枝、保障生活物資,方方面面都動起來了,織出了一張密實的應對網(wǎng),整個城市都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
園林工作人員對樹木進行修剪,減少倒伏風險
圖源:新京報
這信號一傳開,市民們也立馬感受到了。大家不僅配合各種措施,還主動參與進來,盡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北京這次迎戰(zhàn)大風,既有緊張的一面,也有不少溫暖的小細節(jié)。
有專家說,今年大風天氣多,是因為氣候變暖讓大氣環(huán)流變化,冷空氣活動頻繁。往后看,這種極端大風天氣說不定還會更多。那怎么應對這種新挑戰(zhàn)呢?
北京這次的經(jīng)驗,說不定能當個范本。比如,梳理管理機制、完善應對措施、發(fā)動民間力量,這些都能給以后提供點思路。
就像今天的雨一樣,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天,給城市帶來一絲清涼與寧靜。大風雖然過去了,但肯定不會“風過無痕”。那些讓人感動的事兒,那些有用的經(jīng)驗,都會留在北京這座城市的記憶里,成為它的一份特別的印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