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們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先進分子在眾多理論和主義的比較、鑒別中選擇并接受這一主義。中國共產黨一建立,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作為自己的靈魂,這是黨的基因圖譜。
科學之樹常青。我們黨堅持這一指導思想,是以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科學的理論,充分汲取國際共運經驗教訓,沒有搞本本主義,沒有教條地、僵化地搬用馬克思主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會主義自從成為科學以來,就要求人們把它當作科學來對待。”我們黨不斷在實踐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從農村包圍城市的提出與實踐,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化三改”總路線的制定;從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辟,無一不是結合中國國情,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毛澤東同志早在1938年就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什么是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化,就是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時代化,就是使馬克思主義反映時代精神、回答時代課題、引領時代潮流。
毛澤東思想科學把握了中國革命的規(guī)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鄧小平理論對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大國如何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問題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為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許多重大原創(chuàng)性貢獻,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真理來之不易,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而艱難。一百多年來,無論面臨何種危險和挑戰(zhàn),中國共產黨對真理的執(zhí)著與堅守從未改變。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衛(wèi)真理、發(fā)展真理的歷史。理論就是旗幟,思想就是航標。世界上有多少執(zhí)政黨因為沒有科學理論指引,而陷入迷茫之中。與他們大不相同,我們一直有著科學理論的指導,這就使我國強國建設有著堅強的思想指引。
第三,我們有先進的社會制度。近代以來,中國這個曾長期領先世界的泱泱大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還是早期先進知識分子推行的諸如基爾特社會主義等各種實驗,均以失敗告終。中華民族陷入任人宰割、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積弱,至今極矣”。舊中國,任人宰割、四處凋敝、戰(zhàn)亂頻發(fā)、民不聊生。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上海的石庫門、南湖的紅船、井岡山的星火、遵義的抉擇、長征的艱難曲折、延河的潺潺流水,到天安門的華燈閃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雖然在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出現(xiàn)了一些曲折,但我們成功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牢固的物質基礎和經濟支撐,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讓我們先看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前夕的中國是什么樣?1949年,國民黨即將垮臺,蔣介石將大批的黃金、國寶運往臺灣,幾近掏空國庫,給共產黨留下一個爛攤子。1949年剛解放時,中國總共有12.3萬家私人工業(yè)企業(yè),其中雇傭十人以上的只有1.48萬家。當時,不要說汽車,就連小小的火柴、鐵釘也造不出來,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經濟起點。國家滿目蒼夷、人民火深水熱,整體狀況是極度貧窮、落后。
一唱雄雞天下白。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中國面貌從此日新月異,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發(fā)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著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ōu)勢。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無論是建設現(xiàn)代化工業(yè)體系還是攻關重大科技項目,無論是建設國家重大工程還是落實防災救災、脫貧攻堅、生態(tài)保護等重要部署,全都是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協(xié)同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各項部署、目標的如期實現(xiàn)。有著如此制度保證,我國強國建設定能穩(wěn)步推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