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7月:播撒革命的火種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1924年7月:播撒革命的火種

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開學

在轟轟烈烈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逐漸意識到發(fā)動農民參與革命的重要意義。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農民問題決議案》,明確了“以保護農民之利益而促進國民革命運動之必要”。與此同時,一大批共產黨員深入廣大農村開展艱苦細致的農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第一次國共合作后,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設立農民部指導農民運動,林伯渠為第一任部長。

隨著農民運動規(guī)模的擴大,打造一批農民運動骨干、為運動提供堅實的領導力量成為擺在國共兩黨面前的當務之急。中共黨內的農民運動先驅、有“農民運動大王”之稱的彭湃此時正在農民部擔任秘書。他充分認識到壯大農民運動干部隊伍的重要性,強調“天下無難事,只怕少同志”,并提議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yǎng)農民運動干部。1924年6月30日,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彭湃提出的創(chuàng)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建議,并委任他為農講所主任。

1924年7月3日,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越秀南路惠州會館正式開學。從那時起,直到1926年9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共舉辦六屆,培養(yǎng)出772名畢業(yè)生和25名旁聽生。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擔任了第六屆農講所所長。他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農民運動經驗傳授給學員,要求學員從實際出發(fā)觀察和分析農民問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得到學員的廣泛認可。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為中國革命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農民運動干部。農講所學員深入各地農村,運用學到的知識開展卓有成效的組織工作,為農民運動的迅速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農講所這座“農民革命大本營”在中國農民運動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反帝國主義運動大同盟成立

1924年5月31日,中國政府與蘇聯簽訂了《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xié)定》,規(guī)定了廢除沙俄與中國或第三國所訂立的一切有損中國主權及利益的條約、放棄在華一系列特權等內容。這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對外簽訂的第一個尊重中國主權和利益的平等條約,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條約的簽訂激發(fā)了人民的反帝熱情。隨后,一場以廢除不平等條約為核心的運動從北京蔓延至全國,掀起了反帝廢約熱潮。

1924年7月13日,北京學生聯合會、中俄問題研究會、《政治生活》周刊社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等50多個團體的代表和各界人士在中央公園來今雨軒舉行反帝國主義運動大同盟(以下簡稱“反帝運動大同盟”)成立大會,確定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宗旨。大會推舉胡鄂公、雷殷和李世璋等15人為執(zhí)行委員。

反帝運動大同盟的成立迅速得到全國各地的支持與積極響應,天津、湖南、上海等地的反帝組織紛紛建立。為警醒國人不忘1901年9月7日簽訂的《辛丑條約》,1924年9月3日—9日,反帝運動大同盟發(fā)起全國性反帝運動周,得到了各革命團體的擁護,散發(fā)反帝宣傳單、開展街頭宣講、刊發(fā)反帝文章和放映反帝電影等活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廣州、天津、上海、武漢等地紛紛召開反帝群眾大會,開展廣泛的反帝廢約宣傳,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浪潮。

沙面罷工爆發(fā)

沙面地處廣州西南部,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同意將沙面劃為英法租界,其中英租界占80%,法租界占20%。英法對沙面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設立了領事館,開設銀行、醫(yī)院等。

1924年夏,由于越南人范鴻泰在沙面用炸藥行刺安南總督,英法租界當局以刺殺案為借口,頒布實行“新警律”,下令在沙面東西橋出入的中國人必須出示貼有本人相片的通行證,其他國家的人則可以自由來往。這是侮辱中國人的卑鄙行為,引起當地人民的強烈抗議。此時正值廣東革命運動高漲之際,中國共產黨抓住時機,派遣劉爾崧等人深入工人群眾當中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在黨的領導下,沙面中國工人準備發(fā)動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帝罷工運動。

1924年7月15日,沙面3000余中國工人宣布罷工,要求取消“新警律”。工人們在長堤茶居工會召開會議,成立領導機構罷工委員會。罷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16日,租界內48名中國巡捕宣布參加罷工隊伍。24日,廣州各洋行貨倉的運輸工人也參與罷工,罷工隊伍進一步壯大。沙面工人罷工還引起了全國各地人民乃至海外僑胞的注意,他們通過捐款和發(fā)表宣言等方式支持工人罷工。與此同時,廣東革命政府也對罷工表示支持。孫中山拒絕了英法領事命令工人復工的請求,明確表示“不能剝奪人民自由權”。

在沙面工人強有力的斗爭下,英法被迫答應工人要求,與工人簽訂協(xié)議。協(xié)議包括取消“新警律”,修改舊通行證,華人外國人一律平等;私人雇工一律復工,補發(fā)薪水;租界官方雇工一律復職補薪,允許巡捕主動辭職;雙方不得借故報復等內容。至此,沙面罷工取得勝利。

沙面罷工的勝利是二七大罷工之后中國工人運動從低潮走向高潮的信號,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共產黨在沙面罷工中培養(yǎng)的工人運動力量和積累的斗爭經驗也為次年6月在廣州和香港爆發(fā)的規(guī)模宏大的省港大罷工奠定了基礎。

(作者簡介:李桂華,中國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岳博偉,中國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王梓辰校對:張弛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