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地方志研究的前沿與趨勢”學術交流會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舉辦。來自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堪薩斯大學、夏威夷大學、印第安納大學等大學的圖書館負責人及研究館員,以及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國家圖書館、北京師范大學、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國際圖書貿(mào)易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nèi)單位的專家學者,與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相關研究部門進行了深入友好的學術交流。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謝輝會見到訪嘉賓,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院長賀亞蘭出席,會議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奎主持。
會議現(xiàn)場 本網(wǎng)記者 劉越/攝
賀亞蘭指出,地方志在我國傳世典籍中占有重要比重,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書寫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過程,是研究中國歷史、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資源。以方志利用、研究為特色開展的北京史志和區(qū)域史研究,是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結合新志編纂成立史志學研究所,將進一步強化北京史志研究的專業(yè)團隊和重點方向。她表示,希望以本次學術交流會為契機,不斷推動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著力建設“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的北京社科院。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圖書館東亞圖書館中文部負責人程洪以“從國際學術視角看北京史志研究”為題,從概念史的角度出發(fā)、比較了國際上對“史志”的不同理解,探討了北京史志研究的主要特點。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公共服務部主任楊麗瑄著重介紹了燕京圖書館的古籍收藏,并對近年來哈佛燕京圖書館在數(shù)字化利用等領域開展的工作和趨勢進行了重點介紹。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代館長、中國研究館員李唐詳細介紹了南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所藏以明清古籍和民國檔案見長,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收藏有大量的張愛玲珍貴檔案。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研究員張英聘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jīng)歷和體會,系統(tǒng)回顧了我國現(xiàn)代新修方志的起源和發(fā)展脈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升梳理了《永樂大典》所收錄的地方志以及利用地方志恢復《大典》等設想,并對《洪武京師圖志》與《永樂大典》圖冊進行了對比研究和介紹。
近年來,對方志文獻的重視和利用逐漸成為史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更成為國內(nèi)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依托。“地方志研究的前沿與趨勢”學術交流會的召開,將推動國內(nèi)外方志研究前沿問題深入交流和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充分討論,有利于為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