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斯諾尋訪偉人誕生之地:韶山?jīng)_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海倫·斯諾尋訪偉人誕生之地:韶山?jīng)_

——《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出版紀實

謹以此物文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

1

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1993年)

海倫·斯諾尋訪偉人誕生之地:韶山?jīng)_

——《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出版紀實

文 / 尹均生

海倫·斯諾被丈夫埃德加·斯諾1936年訪問陜北的傳奇所吸引,1937年獨自開始了自己的陜北之行。她沖破重重險阻,機智地躲開國民黨特務(wù)警察的追蹤,翻越過西安城墻到了陜北。

她第一次見毛澤東,就把斯諾在保安拍攝的他頭戴紅軍帽的照片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第一次看到自己如此漂亮的照片,大吃一驚。為了她采訪之便,中共中央給海倫配備了一名小紅軍勤務(wù)員,協(xié)助她到處采訪。海倫作為一位女性,幾乎采訪了所有的紅軍女領(lǐng)導(dǎo)干部,如蔡暢、康克清、賀子珍等,還為她們寫了小傳,都收集在她寫的《紅色中國內(nèi)幕》(又名《《續(xù)西行漫記》中。在采訪期間,毛澤東多次到她和史沫特萊(美國記者)所住的窯洞去探望,他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1941年,斯諾因為報道了皖南事變,被蔣介石“驅(qū)逐出境”。在以后的歲月,海倫單獨住在麥迪遜小屋,專心寫她在中國的見聞。然而,在美國麥卡錫橫行的期間,海倫遭受殘酷迫害,失去自由達23年,她找不到工作,她的著作在美國不能出版,文章沒處發(fā)表。尤其是她寫的中國的書,要想出版簡直比登天還難。然而她魂牽夢繞還是想念著中國的毛澤東。

三十五年以后,1972年中美關(guān)系解凍,海倫終于有機會重返中國。當時由于健康和其他原因,毛澤東和周恩來沒有會見海倫,是朱德夫婦會見了她。鄧大姐代表周總理對她說:“在中國,你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想待多久就待多久。”而她的夙愿就是要到韶山看一看偉人毛澤東的出生之地。于是海倫便登上了南下的列車,來到長沙。毛主席知道海倫的行蹤后,便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人乘專機送到長沙。毛主席寫道:

尼姆·威爾斯女士:

你來信及《續(xù)西行漫記》都收到,信寫的很好,書也早看過,很感謝你的。祝你歸途一路順風。

如果你愿意的話,歡迎你以后再來中國訪問。

毛澤東

一九七三年一月三日

(注:尼姆·威爾斯是海倫的筆名)

2

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慰問和周到安排,以及兩位偉人對她的情誼,海倫十分感動。這為她這次的韶山之行增添了很大動力,也打開了方便之門。中央還特別安排外交部的女翻譯鄧秀梅和資中筠兩位一路隨行,照顧她的起居和訪問行程。

從長沙到韶山104公里,66歲高齡的海倫乘汽車前往。他的采訪順序是:省會長沙、湘雅醫(yī)學(xué)院、周南女中,而重中之重是毛澤東的出生地韶山。她認真參觀了毛澤東故居、湖南第一師范、岳麓山愛晚亭、橘子洲、清水塘,以及秋收起義地瀏陽文家市等地。

對于這次訪問,海倫頗為自豪。她后來回憶說:無論是她的丈夫斯諾和其他人都沒有全面參觀過韶山?jīng)_。因此,她自稱是“參觀韶山?jīng)_的第一個外國人,至少是第一個外國記者”。由于毛澤東給她的信函,她在湖南長沙、韶山一線的參觀訪問所到之處一律開放綠燈,還破例為她開放了從未公開讓人參觀的處所;而且得到允許,她可以使用毛澤東曾經(jīng)用過的床鋪及相連的浴室。她激動地說:“雖然我很熱愛喬治·華盛頓,但是在美國,沒有人邀請過我在他的床上睡覺。”韶山鄉(xiāng)親們從板栗樹上采下板栗給她做菜吃。毛澤東家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這種樸素而親切的熱情,使她有重返故里之感。

海倫說她寫《毛澤東的故鄉(xiāng)》的原因是:“要了解新中國,就必須站在毛澤東誕生的這個院落的地面上,去觸摸他與大地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環(huán)境。”所以,她寫了韶山迷人的風光、毛澤東故居的宅院和房屋陳設(shè),仔細欣賞了毛澤東父母的照片,她非常哀痛地陳述毛澤東一家六人為革命而犧牲的事情。她說毛家人為此“付出了多么可怕的代價”。

她寫到了毛澤東的戰(zhàn)友鄧中夏、惲代英等人,稱贊這些革命者“不為求名,不為求利,冒著生命的危險從事革命事業(yè),一旦被捕,就顯示出英雄本色,寧死不屈”。她在湖南韶山拜訪了飽經(jīng)風霜的紅軍老戰(zhàn)士,赤衛(wèi)隊員,看望了農(nóng)民老大娘和農(nóng)村小姑娘,詢問他們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生活變化。這位66歲年近古稀的老記者,做如此深入的采訪,真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楷模。  

海倫參觀了韶山,使她對毛澤東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她認為毛澤東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化身。他以如椽大筆寫道:“毛澤東的一生就像一幅宋代的‘萬里山水’長卷,在他的一生中,人們可以透視到從2500年前的孔子到原子彈裝置的重大變化。……橫跨中國的萬里時空。”

海倫作為一名正直堅毅、獨立性極強的女記者,在遭受麥卡錫迫害時,年邁體衰,沒有工作,但她堅決不接受任何救濟與施舍。這次到中國訪問,也不接受我方資助,她是賣了家中的毛毯作為路費來中國的?;孛绹?,1973年,海倫在極端貧困和艱難的日子里,寫下了這本《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十四年后,也就是1986年,中國研究斯諾的學(xué)者安危先生到美國訪學(xué),再次拜訪了海倫·斯諾。那時她已80高齡,貧病交加。海倫要安危幫助她清理家里存放的她的著作、手稿、書信和文獻等資料。海倫的臥室只有8平方米,客廳有30多平方米,卻堆滿了家具、工具、大大小小的紙盒、紙箱等雜物,安危在清理工作收尾時,從一堆手稿中發(fā)現(xiàn)了一部長達數(shù)百頁的手稿(MAO  COUNTRY),即《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安??戳艘院笫煮@喜,問海倫這本書為何沒有出版?

3

本書譯者安危與海倫·斯諾

老人敞開心扉,十分憂傷地說:“我寫書主要是寫自己在中國不尋常的經(jīng)歷,我寫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表達一個純正的美國人民的思想感情,出版商賺不了錢就不愿意出版。”她接著說:“從1950年到1960年的麥卡錫時期,沒有一本進步書籍能夠找到出版商,甚至1970年還是這樣。但我一直不停地寫作,一共寫了40本書稿,……大部分書還堆在這里,因為我在等待,等待著一個有利的時機到來。”

也許是歷史的巧合,這個時機終于來到了。上世紀90年初,我正在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擔任總編輯。我的朋友安危把《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初譯稿送給我參閱。1991年,我正為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組織圖書選題,便立即把這本書列入“紀念毛澤東誕辰百年”的選題中,并告訴了安危先生。

安危后來回憶這本書的出版經(jīng)過時說:“海倫說她的書在美國不能出版,講的是實情。當時我國出版業(yè)并不太景氣,大小出版社都以有無經(jīng)濟效益為前提。但是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總編輯尹均生教授卻不完全這么想。早在兩年前,他就看到《故鄉(xiāng)》的手稿,我開始還有些猶豫,能出嗎?尹教授肯定地回答:能出,賠錢也應(yīng)該出。我寫信告訴海倫這個消息,她高興的沒有病了,又是翻找照片,又是寫中文前言。稱她多年等待的那個時機到了。海倫說:‘他們(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才算有遠見卓識。’”   

1992年底,我們出版社申報《毛澤東的故鄉(xiāng)》選題后,湖北省新聞出版局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很快就批準這個選題。為了趕在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前出版,在炎夏的酷暑中,我親自擔任責任編輯。初審后,我覺得《毛澤東的故鄉(xiāng)》真是一本難得的藝術(shù)化的人物歷史傳記,思想深邃,文采斐然,風格獨特。對有疑問的地方,我請安危先先生轉(zhuǎn)致海倫·斯諾女士。海倫當即回復(fù),還慷慨地說,她的書不要稿費。編輯對文字可以刪節(jié),但不能改動原話。我們就按照海倫的意思處理。

然后,我們又邀請中文系和歷史系兩位專家終審。他們一致認為:“這本毛澤東的歷史傳記對于我們認識毛澤東本人和毛澤東思想都具有指導(dǎo)作用,無論從現(xiàn)實角度或者歷史角度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在國內(nèi)出版業(yè)不太景氣的條件下出版這本好書是難能可貴的決策,是該社堅持‘兩為’出版方向的生動體現(xiàn)。”

本書出版后,國內(nèi)外反應(yīng)熱烈,1993年獲得湖北省優(yōu)秀圖書獎,并列為中國圖書獎入選佳作之一。武漢、西安兩地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首發(fā)式。后來在北京紀念海倫誕辰100周年的大會上,華師出版社向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捐贈100冊《毛澤東的故鄉(xiāng)》送給中外學(xué)者。美國著名記者索爾茲伯里說:“海倫是幸福的,她的書在美國不能出版,在中國卻一本接一本的出版,這對海倫晚年那孤寂的心是多么大的安慰呀!

4

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毛澤東的故鄉(xiāng)》首發(fā)式(1993年)

日本《中國報告文學(xué)》雜志刊發(fā)了我寫的《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內(nèi)容介紹和評論。國內(nèi)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聞出版報、中國日報(英文版)、西安日報、黨史博采、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湖北廣播電視、書刊導(dǎo)報、中國出版年鑒等權(quán)威報刊紛紛發(fā)表書訊和書評。      

86歲的海倫本人更是興奮異常,他不僅為本書出版寫了新的序言,她說:《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在中國翻譯出版,是中美關(guān)系的一個里程碑。1991年是歷史潮流大轉(zhuǎn)變的一年,……1993年,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中國出版了《毛澤東的故鄉(xiāng)》,是有其歷史意義的。

海倫委托安危在武漢《長江日報》上發(fā)文說:“《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在中國翻譯出版是中國現(xiàn)代文明的體現(xiàn),它顯示了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及安危、劍華兩位譯者的遠見卓識。”她深有感觸地說:“我多么希望美國總統(tǒng)們及其他人都能夠讀一讀她的《毛澤東的故鄉(xiāng)》和《重返中國》兩本書,了解一下中國作為一個進步的、革命的國家,在其蓬勃發(fā)展的階段所取得的令人震驚的成就。”她還滿懷激情地渴望“中國的青年一代能夠研究歷史,能夠繼續(xù)從事架設(shè)(中美友誼)橋梁的事業(yè)”。海倫還特別感謝武漢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出版社“具有遠見”的決策。可惜的是,這是海倫·斯諾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這成了海倫一生寫作的絕唱,也是她和毛澤東的友誼綻放出的最美的花朵,鳴奏出最絢麗的華章。

1997年1月11日,海倫在康州麥迪遜家中溘然去世,享年90歲。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最好的朋友。

追思這位偉大的女作家,我不僅禁想起 1981年和1982年,美國學(xué)者南加州大學(xué)喬治·奧·托頓教授和蘇珊·布·安東尼博士兩次提名海倫·斯諾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1995年,美國學(xué)者海爾曼、眾議院議員羅斯·德勞路、國會議員約瑟夫·利伯曼寫信給克林頓總統(tǒng)。后者在信中說:“斯諾夫人以畢生的時間,充當了這個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友好使者之一。……很少有人能以斯諾夫人那樣的方式,給我們源源不斷地提供有用的中國信息,她幫助我們打開了中國大門,我們大家都很感激她。我希望您對這一請求(授予海倫·斯諾“總統(tǒng)自由勛章”)予以考慮,因為斯諾夫人確實是一位值得全國認可的人物。”但是這一請求遭到了白宮的拒絕。

然而我認為,歷史永遠是公正的。西方某些政客和學(xué)者的偏見永遠不能掩蓋海倫·斯諾在文學(xué)方面的燦爛光輝,以及她為中美人民友誼所做出的偉大貢獻!總有一天,斯諾夫婦的作品不僅書寫在大地上,而且會高高懸掛在藍天上,為全世界人民所仰望。

2023年12月8日寫于武漢

 

作者簡介

尹均生,1936年生。曾任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校出版社總編輯,享受國務(wù)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xiàn)為華中師范大學(xué)斯諾研究中心主任,《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中華文化論壇》學(xué)術(shù)顧問,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5S國際友人研究院”名譽院長。1999年獲“湖北出版名人終身榮譽獎”。主要從事寫作學(xué)、報告文學(xué)研究,著有《寫作學(xué)概論》、《文苑萍蹤》、《斯諾》評傳、《國際報告文學(xué)研究》《國際報告文學(xué)的源起與發(fā)展》《中外名記者及其風格》等18種學(xué)術(shù)著作。2012年獲中國報告文學(xué)研究會首屆“全國報告文學(xué)理論獎”。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