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迎來新一輪高溫,戶外開啟“炙烤模式”。在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志愿服務總隊的46名志愿者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短短一個小時的服務下來,志愿者們的衣物已被汗水打濕。
在毛主席紀念堂的入口處,來自首鋼集團的志愿者程昊和同伴齊心協(xié)力,共同抬起一部輪椅,幫助行動不便的觀眾進入大廳。在程昊所在的崗位,每幾分鐘,志愿者就要接待一位坐輪椅的觀眾。
“我們的任務就是保證每一位觀眾都能夠平穩(wěn)迅速地到達瞻仰大廳。”程昊說,負責抬輪椅的志愿者不但要有力氣,腳下還必須要穩(wěn)。每一次服務,都需要幾個人一起,左右開弓、前拉后推。每一次,志愿者們都是大汗淋漓。
為防止曬傷,志愿者們在烈日炙烤下,都穿著長袖。但手上卻不能戴手套,因為出汗多,怕抬輪椅時打滑。一天下來,志愿者們都曬成了“熊貓手”和“口罩臉”。
連日高溫,排隊等候的群眾中有時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的。為做好服務工作,志愿者在上崗前統(tǒng)一接受了應急知識培訓,及時為出現(xiàn)中暑、低血糖癥狀的觀眾提供幫助。“一次,東門外一名觀眾出現(xiàn)了中暑癥狀,我們迅速將他攙扶到遮陽傘下,為他貼上降溫貼,直到他逐漸恢復過來。”在毛主席紀念堂東側崗服務的王寧說。
作為一名國企青年志愿者,王寧是第一次參與毛主席紀念堂的志愿服務。高溫烈日下的考驗,讓她對志愿服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服務中,我最深的感受不是日曬、高溫和日行兩萬步,而是一幕幕的感動。我看到很多群眾都是兒子攙扶著父親,孫女挽著奶奶,母親帶著孩子,這種樸素的情感,讓我們青年一代感受到志愿者的光榮與使命。”
今年是毛主席紀念堂志愿服務項目運行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共有超過7200名青年志愿者參與其中,累計服務時長51萬小時。今年,將有近700名志愿者分批次堅守志愿服務崗位,為群眾提供信息咨詢、扶弱助殘、秩序維護等服務,不斷擦亮首都志愿服務這張“金名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