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宣傳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在黨的宣傳工作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時代理論宣傳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及時回答干部群眾關注的思想理論問題,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新時代理論宣傳的基本要求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導向,強化理論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增強理論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黨報黨刊、廣播電視、圖書和電子出版物、互聯網等是理論宣傳的重要陣地。做好理論宣傳,要發(fā)揮好陣地作用,推動理論與輿論同向發(fā)力、同頻共振,不斷增強理論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理論宣傳陣地建設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為推進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黨報黨刊陣地建設
黨報黨刊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要平臺,是輿論引導和思想引領的重要載體,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重要陣地。各級黨報黨刊組織刊發(fā)的理論文章、言論評論等,理論性、政策性、指導性強,在理論宣傳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求是》《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中國日報》《學習時報》等加強理論版建設,《求是》雜志全新改版、《人民日報》版面調整,充分發(fā)揮黨報黨刊的思想引領作用,著力提升理論文章的說服力感召力,讓主流思想輿論陣地的“紅色地帶”越來越寬廣。宣傳內容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理論性,主要聚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和當代社會深刻變革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以及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進行理論闡釋,在引領理論學習、引導思想輿論等方面發(fā)揮了排頭兵作用。
改版后的《求是》雜志,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求是》暨《紅旗》雜志創(chuàng)刊60周年賀信精神,牢牢把握黨中央機關刊的政治定位和政治站位,把宣傳好、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職責,切實發(fā)揮好黨中央機關刊宣傳闡釋黨中央大政方針的示范引領作用,努力做全面準確深入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排頭兵,做理論聯系實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干家,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思想輿論的主力軍,做與時俱進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先行者,為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作出新貢獻。作為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進入新時代、面對新形勢進行了版面調整,評論版突出觀點、敏銳,理論版突出精深、辨析,引導干部群眾更好掌握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精髓要義和實踐偉力。改版后的評論版強調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選題策劃,關注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創(chuàng)新話語表達,提高觀點傳播力。改版后的理論版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闡釋,提升議題設置、理論辨析和話語創(chuàng)新能力。《光明日報》在原有理論版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辦《紅船初心》特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刊,在思想理論界和廣大黨員干部中引起了高度關注和熱烈回應,成為弘揚“紅船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平臺和展示基層黨建創(chuàng)新實踐的重要窗口。作為一份專門講學習的報紙,《學習時報》因其鮮明的思想性、理論性、前沿性和知識性,成為以思想理論宣傳為主旨的中央級報紙,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使命,立足思想理論宣傳的辦報定位,深化拓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研究和宣傳教育,創(chuàng)新理論宣傳方式方法,不斷擴大覆蓋面,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建設成為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傳的重要陣地,為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提供及時而有益的幫助。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日報》《天津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浙江日報》《大眾日報》《重慶日報》等省級黨報,《前線》《天津支部生活》《江淮》《實踐》《共產黨員》《今日浙江》《群眾》《新湘評論》《南方》等省級黨刊不斷加強理論版建設,呈現出鮮明的個性化特征。
一是突出思想引領,加強理論闡釋。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凝聚思想共識,激發(fā)行動自覺。如《解放日報》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2018年度頭版推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專欄,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其中《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留言簿里的故事》等報道鮮活生動,凸顯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是注重選題策劃,不斷創(chuàng)新理論傳播的內容。深化重大理論問題闡釋、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重大實踐經驗總結,以“開門辦報”的理念,注重打造一支理論名家作者群,力爭每逢重大事件、重要講話、重要節(jié)點都有精品力作推出。以《北京日報》為例,充分發(fā)揮《理論周刊》引領的黨報理論傳播矩陣作用,2021年聚焦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做精做強“獨領風騷”等專版。
三是突出輿論引導,夯實評論方陣。注重統籌理論和輿論兩種力量,用科學理論引領主流輿論,用正面輿論助推先進理論,把理論的正本清源與輿論的有效引導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理論和輿論的正向疊加集成效應。如《前線》雜志專設“前線論壇”欄目,圍繞新時代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發(fā)表評論文章,2022年陸續(xù)刊發(fā)了《別和規(guī)則過不去》《文明網絡拒絕言語暴力》等文章,產生了較大的輿論影響力。
四是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推進理論的大眾化。在追求理論闡釋“高”“精”“深”的同時,著力強化觀照現實的“新”“活”“鮮”,增強問題意識。如《新華日報》以《思想周刊》為依托,以清晰的版面定位、高端的作者隊伍、重磅的主題策劃、精品的理論文章在理論界樹起“金字招牌”,成為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時代問答”、服務黨委政府決策的“最強大腦”、凝聚江蘇專家學者的“良師益友”,精心策劃推出“經濟橙”“文藝紫”“科技藍”“人文青”等周刊,形成豐富立體的“周刊矩陣”,努力打造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理論精品。
廣播電視陣地建設
廣播電視是宣傳思想戰(zhàn)線的主陣地主渠道主力軍,廣播憑借有聲語言在理論宣傳方面具有獨特作用,電視具有覆蓋廣、傳播快、形象直觀等優(yōu)勢,推動科學理論廣泛宣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jié)點,組織播出《必由之路》《我們走在大路上》《思想的田野》《覺醒年代》等一批文獻專題片、政論片、理論節(jié)目和電視連續(xù)劇,引起強烈反響,成為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四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將改革進行到底》《法治中國》《大國外交》《巡視利劍》《輝煌中國》等電視專題片的播出,生動講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中國故事”,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必修課”和許多百姓家庭的“必追劇”。
為貫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的陣地建設。廣播電視總局統籌規(guī)劃和指導協調廣播電視事業(yè)、產業(yè)發(fā)展,推進廣播電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監(jiān)督管理、審查廣播電視與網絡試聽節(jié)目內容和質量,負責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進口、收錄和管理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通過整合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而組建,負責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統籌組織重大宣傳報道,組織廣播電視生產,制作和播出廣播電視精品,引導社會熱點,加強和改進輿論監(jiān)督,推動多媒體融合發(fā)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等。
各級廣播、電視臺也進一步發(fā)揮主流媒體宣傳優(yōu)勢,辦好特色欄目,制作理論節(jié)目,努力打造精品力作。河南廣播電臺以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契機,創(chuàng)意制作的《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系列節(jié)目贏得廣泛好評,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煥發(fā)新生機。湖南衛(wèi)視策劃播出《社會主義“有點潮”》電視理論節(jié)目,以演播廳訪談形式討論“社會主義潮流”的故事,用經濟社會發(fā)展實實在在的成績講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江蘇衛(wèi)視推出大型理論訪談欄目《時代問答》,定位“時代熱點、權威解讀”,邀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正面回應社會熱點,生動呈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圖書和電子出版物陣地建設
理論圖書和電子出版物內容豐富,是理論宣傳重要載體,在理論宣傳工作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文化系統圍繞圖書理論宣傳,有計劃地推動理論讀物系統化,形成由文獻精編、權威讀本、通俗讀物等組成的,適應不同形式理論學習、面向不同群體的理論讀物體系?!读暯秸勚螄碚返谝痪淼降谒木淼戎匾鞯某霭妫瑢ν苿狱h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宣傳普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等中央級出版社,始終將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出一批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出版物。人民出版社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內容完整、準確、迅速地提供給億萬讀者,已出版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單行本一百多種,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及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供了保障。由中宣部等部門組織編寫、人民出版社與學習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習近平外交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由人民出版社與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等一系列權威闡釋類讀本,有力推動了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向縱深發(fā)展。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習近平《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和《習近平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習近平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選編》《習近平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重要論述選編》等著作,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系統地學習、理解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持續(xù)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不斷創(chuàng)新表達形式和傳播方式,定期推出《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理論讀物,圍繞當年社會熱點問題,以理論的高度、分析的深度和語言的溫度,為讀者釋疑解惑。2021年初,人民出版社與中共黨史出版社聯合出版了《中國共產黨簡史》,有力配合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人民出版社還積極參與和推動中國出版“走出去”,通過建設海外分社、參加國際書展、合作出版、版權輸出等方式,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講故事》《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等圖書分別輸出多語種版權,為外國讀者了解當代中國提供了新的窗口。
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人民出版社圍繞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圍繞黨和國家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動、重大題材和重大理論問題等主題進行選題策劃和出版活動。以浙江人民出版社為例,該社于2018年出版的《紅船精神問答》入選中宣部第八屆優(yōu)秀通俗理論讀物,2019年出版的《心無百姓莫為官:精準脫貧的下姜模式》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特別獎,《東方啟動點:浙江改革開放史(1978—2018)》入選中宣部優(yōu)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再如,廣西人民出版社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先后有14個項目入選中宣部各類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有16個項目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推出以廣西紅色歷史為基礎的《紅色傳奇》大型革命歷史紀錄片和圖書,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
互聯網陣地建設
互聯網的發(fā)展推動了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深化理論宣傳,要抓好互聯網這個主渠道,充分運用相關科技成果,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網絡傳播,讓主流思想輿論始終主導網絡空間、引領網絡生態(tài)。黨的十八大以來,網上理論傳播陣地不斷鞏固和拓展,廣泛開展重大主題網上宣傳,推出一批網民喜聞樂見的客戶端、公眾號和網文、音頻、視頻、動漫、H5等產品,使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得以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傳播。
加強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理論頻道建設,推動重點理論網站做好媒體融合,支持有關部門和社科智庫機構開設理論網站。例如,人民日報社主動布局各類終端平臺,擴大“三個覆蓋面”。至2021年10月底,以“兩微兩端多賬號”為代表的人民日報新媒體矩陣繼續(xù)保持高質量發(fā)展,用戶總量突破6.5億?!肚笫恰冯s志大力推進刊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求是”品牌的傳播力影響力,著力打造“求是網評論員”“學而時習”“是說新語”“求是微視頻”等特色品牌,精心推出“筆記君學黨史”“筆記君談黨的精神譜系”“影像中的黨史”等系列專題作品,逐步形成了以學“習”為主要內容資源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在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上發(fā)揮了示范作用。
搭建立足全黨、面向全社會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成為黨員干部在信息化時代科學理論學習陣地、思想文化聚合平臺。“學習強國”及時宣傳中央精神,圍繞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要舉措、重要時間節(jié)點做好政策宣傳、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和典型宣傳。據有關方面統計,2020年8月,“學習強國”與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共同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僅“學習強國”一家的閱讀量就達到1.75億人次、征集意見建議84.6萬條。
各級各類媒體注重網絡內容建設,精心做好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積極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主流媒體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彰顯,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生態(tài)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重大主題,推出“胸懷千秋偉業(yè),恰是百年風華”等一大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全面展示經濟社會各領域建設發(fā)展成就,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精神力量。2022年5月30日,“浙江宣傳”正式上線以來,既堅持正確導向,也努力贏得流量,為做強主流輿論貢獻力量。從效果來看,70%以上的文章閱讀量達到10萬+,不少文章在輿論場上掀起陣陣漣漪,其中一些爆款成功出圈,受到廣泛關注。比如,《“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一文在公眾號的閱讀量就達到2000萬,全網閱讀量超過12.5億人次。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理論宣傳不斷面臨著新的更加復雜的挑戰(zhàn)。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不斷增強理論宣傳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作者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主任、南通大學黨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