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文章強調,延安革命舊址“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讓我們在溫習這本讀不完的書中啟智“三心”。
溫習“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線,知“以矢射的,守正創(chuàng)新”,啟智“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求是之心。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內涵,紅軍在延安開展了整風運動,糾正了黨內長期存在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錯誤,從思想上武裝了中國共產黨人,闡明了只有結合中國具體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鮮活的、立體的,為中國革命取得全國性勝利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堅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取得新的勝利。溫故而知新方能智心,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鄉(xiāng)村振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每一項偉大工程都要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當以一顆“求是之心”穩(wěn)步向前,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行穩(wěn)致遠。
溫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知“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啟智“萬事民為先”的為民之心。黨的七大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寫入黨章,毛澤東強調“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全黨全軍都秉承為人民服務的這個根本宗旨,以“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為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夯實了強大的群眾基礎。歷史證明,人民性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是全黨的落腳點、著力點。溫故而知新方能智心,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秉承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為民情懷,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把人民群眾的眉頭舒不舒展、人民群眾的笑容燦不燦爛作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標準,以一顆“為民之心”奔赴山海。
溫習“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知“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啟智“事不避難者進”的奮進之心。延安時期條件艱苦,但中國共產黨人從不言苦,在與敵人的斗爭中尋找作戰(zhàn)經驗,在與艱苦環(huán)境的斗爭中砥礪品格,在與黨內“四風”的斗爭中永葆黨的純潔性。面臨生活物資匱乏的難題,全黨全軍堅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與人民群眾一起開展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經受住了重重苦難與考驗。正是因為全黨全軍發(fā)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斗爭精神,才建起了牢固的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為奪取全國革命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溫故而知新方能智心,新時代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絕不是輕輕松松、一馬平川,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唯有不斷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一顆“奮進之心”才能在新征程上無懼驚濤駭浪、勇毅前行。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革命舊址這本讀不完的書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續(xù)寫輝煌,助力中華民族復興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2/1221/1188811.shtml
作者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雁翅鎮(zhèn)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