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健康寶完成新一輪升級,可查詢在外省市核酸檢測結果,并上傳更新核酸檢測天數,切實便利游客、市民進返京和日常生活出行。這既是快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要求,也是科學精準防疫的具體體現。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核酸檢測是筑牢防控屏障的重要手段,也是群眾日常生活出行的參考依據。按照防控規(guī)定,居民無論是外出旅行,還是在本地出入公共場所,往往需要出示核酸結果。但是,各地防疫政策存在差異,一些地方對核酸檢測的要求有些僵化,只認本地核酸檢測結果。核酸檢測結果不互認,不僅給不少跨地區(qū)出行者帶來困擾,也增加了核酸檢測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推動核酸結果全國互認,正是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實施政策、便利群眾通行,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前不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充分認識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站在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的高度,高度重視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重要性。
從實踐中看,一些地方已經在推動核酸結果互認上先行先試、加快落實。比如,上海市“隨申碼”實現了“長三角地區(qū)核酸結果互認”,外省市持有效時間內的核酸檢測結果或采樣記錄都可以在上海通行;廣東省“粵康碼”可以識別臨近湖南省的核酸檢測證明;遼寧省“遼事通”、吉林省“吉祥碼”則可以隨時切換省內核酸檢測數據庫和全國數據庫……無論是強化信息交流與融合,還是認可其他省市的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檢測結果,這些舉措提高了核酸檢測效率,對方便人民群眾安全有序出行和復工復產,對提升經濟社會發(fā)展活躍度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健康碼尚未更新,核酸檢測結果互認還在推進中。要把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作為高效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切實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關鍵事”抓緊抓實。提高核酸檢測的有效性、準確性,加大核酸檢測質量監(jiān)管力度,是推動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堅實基礎。向數據要效率,打通信息壁壘、建立互通機制,探索實施全國范圍內健康碼信息互聯互通,或各地分別與國家核酸檢測記錄相聯通。強化宣傳引導和督導落實,將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要求落實到基層一線,確?;鶎庸芾砣藛T認真執(zhí)行,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群眾的“痛點”就是政策發(fā)力的方向。從發(fā)布通知要求推動核酸結果全國互認,到各地真抓實干解決問題,一系列舉措贏得群眾點贊。這也啟示我們,在高效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要善于舉一反三,以“小切口”化解群眾“揪心事”,不斷提高基層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真正做到與民便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