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旗幟鮮明講政治

摘要: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我們黨根據(jù)形勢的發(fā)展,根據(jù)執(zhí)政黨建設的自身規(guī)律,總結歷史經(jīng)驗,立足于當下而提出的。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而加強黨的領導的核心就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內(nèi)容。2019年1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fā)布,《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南,是為切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文件。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重要論述,以及《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的重要內(nèi)容,我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做分享。

一、充分認識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恒課題。要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把準政治方向、夯實政治根基、涵養(yǎng)政治生態(tài)、防范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為我們黨不斷發(fā)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

(一)什么是黨的政治建設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什么叫根本性?就是能夠決定我們黨的發(fā)展以及路線方針政策的最根本的東西。什么是政治建設?政治建設指執(zhí)政黨為加強自身建設而在政治方面所進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正確制定黨的綱領和黨在一定歷史階段的政治路線,正確制定與此相適應的各項工作方針政策,并用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統(tǒng)一全黨的思想和行為,通過正確處理黨內(nèi)矛盾,確保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黨步調(diào)一致地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這是對黨的政治建設基本內(nèi)涵的定義。簡單來講,黨的政治建設是圍繞黨的建設在政治方面,比如政治路線、政治思想、政治原則、政治立場、政治方向等,進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用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統(tǒng)一全黨的思想和行為,使全黨步調(diào)一致地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zhì)量”。黨的建設是一個大系統(tǒng),在黨的建設中,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具有現(xiàn)實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的。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由此可見,在黨的十九大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之前,黨的思想建設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人問,思想建設是不是讓位于政治建設了?大家注意,其實這個問題不是這樣理解的。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我們黨根據(jù)形勢的發(fā)展,根據(jù)執(zhí)政黨建設的自身規(guī)律,總結歷史經(jīng)驗,立足于當下而提出的。

實際上,對于黨的政治建設和黨的思想建設這兩個重要的建設,我們可以從邏輯和內(nèi)涵的角度來理解。

從邏輯上看,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更大的概念。黨的政治建設包含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黨的政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就是用什么思想作為指導,從這個意義上講,黨的政治建設是涵蓋思想理論建設的。因此,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并不是削弱黨的思想建設,也不是黨的思想建設不重要,而是黨的思想建設首先要有一個政治方向,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這是根本。

從內(nèi)涵來看,“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也是根據(jù)我們黨的發(fā)展變化作出的觀念上的變革。為什么這樣講?我們從黨的歷史來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階級、農(nóng)民階級、城市小資產(chǎn)階級和民族資產(chǎn)階級。這一時期,大部分農(nóng)民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建黨之初,以及紅軍創(chuàng)建之初,我們黨面臨的一個非常急迫的問題,就是要把以農(nóng)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一支無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馬克思主義的革命隊伍,這樣首先就需要理論武裝、思想武裝。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思想武裝、理論武裝其實也就是政治武裝,只是在當時理論問題更加凸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黨員隊伍的構成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黨員的文化素養(yǎng)大幅度提升,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不斷提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那思想建設在黨的建設中又有著什么樣的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簡單講,一個黨員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那就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的黨員。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但同時,最終考驗一個黨員是否合格,關鍵還是要用政治標準來評價和衡量。在黨內(nèi)有一種人是我們要特別警惕的,這種人叫“雙面人”,什么是“雙面人”?近些年,隨著黨員學歷構成、知識構成等方面的不斷提升,很多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是不低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是不合格的,和黨是離心離德的,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雙面人”。因此,評價一個黨員是否合格,理論素養(yǎng)是基礎,當然非常重要,但是在理論學習中,黨員是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還是雖然學了但并沒有在實踐中去體現(xiàn),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必須要把一個黨員的政治行為、政治表現(xiàn)等作為評價的根本標準??匆粋€黨員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在政治上是否合格,這就是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一個基本原由。

(二)黨的政治建設內(nèi)容

那么,黨的政治建設都包括什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1.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什么是黨的政治路線?我們黨最根本的政治路線,也就是黨的基本路線。中國共產(chǎn)黨一經(jīng)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把黨和人民事業(yè)推向前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對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作了精辟概括。如果用八個字來概括我們黨的百年歷程,我認為可以用“一個主題,四個時期”來概括。“一個主題”,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四個時期”,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基本點,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經(jīng)驗;這就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主要內(nèi)容;這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今天,我們依然要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奮斗。

2.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我們黨是用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也是我們的力量所在。

《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共列出了六個類別的違紀處分,其中第一個就是“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除此之外,《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還明確了對違反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行為的處分。

什么是政治紀律?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要同黨中央保持一致。黨章明確規(guī)定,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誓詞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當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紀律也會有特定的內(nèi)涵。今天,最大的政治紀律是什么?就是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從而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除了政治紀律之外,還有政治規(guī)矩。紀律和規(guī)矩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是對黨員的要求,黨員都要遵守。同時,紀律和規(guī)矩也有不同之處,規(guī)矩相對于紀律來講,范圍更大一點。

1949年3月5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毛澤東同志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xiàn)在就必須向黨內(nèi)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兩個務必”。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毛澤東同志明確講了十二條,其中第十一條是力戒驕傲,他指出“這對領導者是一個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沒有犯過大錯誤,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績的人,也不要驕傲。”那么,怎樣做到“力戒驕傲”?毛澤東同志提出,“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yè)的名字,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制止歌功頌德現(xiàn)象。”黨內(nèi)互稱同志,也是黨員應當自覺遵守的政治規(guī)矩。當然,還有很多政治規(guī)矩,黨員要遵守這些政治規(guī)矩。

3.政治立場。什么是政治立場?就是要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政治方向。要將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一切工作的發(fā)展方向。舉個例子,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實現(xiàn)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牢記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窮的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富裕但是不均衡、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那么,怎樣實現(xiàn)共同富裕?這需要一步一步來,但是作為共產(chǎn)黨人永遠不能忘記要實現(xiàn)共同富裕,這就是政治方向。

5.政治原則。什么是政治原則?黨的政治原則有很多條,我認為最核心的原則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黨的領導都是最重要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也就是“十四個堅持”,其中第一個堅持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了“九個必須”,其中第一個必須是“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堅強領導”。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總結了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jīng)驗,也就是“十個堅持”,其中第一個堅持是“堅持黨的領導”。2022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nèi)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回顧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講了“五個必由之路”,其中第一個必由之路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我們再來看,“十四個堅持”中,第十四個堅持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九個必須”中,第九個必須是“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個堅持”中,第十個堅持是“堅持自我革命”;“五個必由之路”中,第五個必由之路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在這些論述中,第一條講的都是黨的領導,最后一條講的都是黨的建設。也就是說,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貫穿始終的,這就是最根本的政治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喊口號,那么應該怎樣堅持?在不同時期,堅持黨的領導也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們講堅持黨的領導,其具體內(nèi)涵、最核心的內(nèi)容就是全黨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兩個維護”,即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同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這些都是政治原則。

6.政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jīng)濟制度,既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diào),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yōu)越性得到更好發(fā)揮,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和發(fā)展。

(三)黨的政治建設的三個要義

第一,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任務是確保黨在政治上的先進性。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擁有9600多萬名黨員、領導14億多人口的大國,具有全球重大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必須是一個政治上始終保持先進性、永葆生機活力的政黨。那么,怎么保持?就是要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第二,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職責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第三,黨的政治建設的核心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的主要內(nèi)容

2019年1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發(fā)布?!兑庖姟窂募訌婞h的政治建設這一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出發(fā),圍繞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總體要求、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tài)、強化組織實施六個方面,提出了二十條具體意見,是當前和今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指南。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總體要求

《意見》指出,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事關統(tǒng)攬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

《意見》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把準政治方向,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涵養(yǎng)政治生態(tài),防范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堅定政治信仰

《意見》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夯實思想根基,牢記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重點是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堅決站穩(wěn)政治立場。

這里我稍做一點闡述。在黨的政治建設中,為什么將堅定政治信仰作為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提出來?首先,什么叫信仰?信仰和信念這兩個詞有某種一致性。信念和信仰,這兩個詞都有“信”字,“信”字就是指一個人對某種理論或者對某種實踐中的事物深信不疑的精神狀態(tài)。我們都非常熟悉一個詞——理想信念。理想,簡單來講就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某一個還沒有實現(xiàn)的目標。理想對于人類社會來講、對于一個政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活著要有目標,一個政黨要有目標,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要有目標,從這個意義講理想是非常重要的。理想就像一面旗幟,它給我們指引方向、給我們力量,因此不能沒有理想。那么,“理想”和“信念”這兩個詞為什么會連在一起?這就回到前面和大家分享的一個關鍵詞——深信不疑。也就是說,當我們確立了某一個理想目標之后,我們是否能夠真正全身心、義無反顧地為這個目標奮斗、努力,這時候起關鍵作用的就是信念和信仰。通俗一點講,一個目標擺在那里,是否相信這個目標是最為關鍵的。這里的“相信”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價值目標的相信,就是這個目標值不值得去奮斗;二是可行性的相信,就是這個目標是否能實現(xiàn)。因此,當一個理想目標確定之后,能不能為這個目標去奮斗,取決于對這個目標的信念。如果說理想是一面旗幟,它引領我們前進、指引我們方向,那么信念就是旗桿,沒有旗桿的旗幟最后一定是隨風飄落;我們只有高舉旗桿,用旗桿支撐旗幟,才能在旗幟指引下不斷前進。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時面臨著國內(nèi)外極其強大的敵人,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苦難走到輝煌,就是無數(shù)共產(chǎn)黨人懷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理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我們才有今天。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走上絞刑臺,英勇就義,時年38歲。李大釗當年作為北京大學教授,他不是因為沒吃沒喝才去革命的,他是一個非常自覺的革命者。李大釗站在絞刑架下發(fā)表了最后一次演講:“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在李大釗犧牲后的22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正是因為有無數(shù)堅定信仰的共產(chǎn)黨人為之努力、為之奮斗,才把黨的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在黨的政治建設中,政治信仰是極為重要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

(三)堅持黨的政治領導

黨章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加強黨的領導和推進黨的建設方面,黨中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

加強黨的政治領導,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在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方面,堅持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diào)各方,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nèi)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提供堅實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國有企業(yè)黨委(黨組)和農(nóng)村、事業(yè)單位、街道社區(qū)等的基層黨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的制度規(guī)定。在改進黨的領導方式方面,著眼于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強化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正確制定和堅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四)提高政治能力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關鍵是要提高各級各類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必須進一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彰顯國家機關政治屬性,發(fā)揮群團組織政治作用,強化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政治導向,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政治本領。

(五)凈化政治生態(tài)

什么叫政治生態(tài)?舉個例子,一筐蘋果中發(fā)現(xiàn)一兩個爛蘋果把它挑出來扔掉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怎樣讓環(huán)境有利于蘋果的保鮮。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把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作為基礎性、經(jīng)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養(yǎng)正氣、固根本,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實現(xiàn)正氣充盈、政治清明。重點是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發(fā)展積極健康的黨內(nèi)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六)強化組織實施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一項重大艱巨的政治任務。各地區(qū)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堅定性,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中央部署要求上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確保提出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確保黨的政治建設取得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作出動員和部署,要求全黨同志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從十三個方面總結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

三、牢記“兩個確立”,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當前形勢下最核心、最關鍵的內(nèi)容就是牢記“兩個確立”,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明確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有人說,“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是不是重復、是不是完全一致?這里我想稍作解釋,“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之間有一致性,但又不是完全一致,它們之間是辯證關系。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是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根本原則,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講也是一個根本政治標準。對于一個黨員而言,沒有做到“兩個維護”,政治上就是不合格的。這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黨員干部是怎樣做到“兩個維護”的?是自覺做到的,還是因為黨的紀律要求不敢不做到的,這兩種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強調(diào)“兩個確立”,就是要解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如果“兩個維護”是一個政治準則、政治標準,那么“兩個確立”就是“兩個維護”的政治前提和我們本人的政治認知。人的一切行為都來自思想指導,只有在思想上牢記“兩個確立”,才能自覺做到“兩個維護”。這是“兩個確立”和“兩個維護”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

我們來思考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李大釗為什么要革命?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它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無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下所進行的一種自覺革命。無產(chǎn)階級革命有一個現(xiàn)象,就是革命的領路者往往都是最堅定、最自覺的革命者,而這種堅定和自覺來自哪里?來自認知和思想,由此可見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

“兩個確立”具有充分的理論依據(jù)。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理論指導,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黨和人民事業(yè)成敗的根本性問題。從三個最基本的理論觀點來看。第一,無產(chǎn)階級革命必須要有核心。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舉行起義,推翻了資產(chǎn)階級反動統(tǒng)治,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政權——巴黎公社。但巴黎公社僅僅存在了72天,就遭到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絞殺。馬克思、恩格斯非常關注巴黎公社革命,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總結,馬克思寫了《法蘭西內(nèi)戰(zhàn)》,恩格斯寫了《論權威》。在這兩篇文章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不約而同地總結了巴黎公社革命失敗的深刻教訓之一就是缺少堅強有力的核心和領導。馬克思指出:“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chuàng)造出來。”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教訓時,恩格斯明確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第二,核心要在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偉大實踐中鍛煉成長,是歷史的選擇。第三,一旦有了核心就必須堅決維護。恩格斯在《論權威》中指出:“能最清楚地說明需要權威,而且是需要最專斷的權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險關頭,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列寧指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于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tǒng)治地位。”這是“兩個確立”具有的充分理論依據(jù)。

“兩個確立”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jù)。巴黎公社革命的經(jīng)驗教訓,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經(jīng)驗,都證明了領導核心和科學理論的重要。一百年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都充分證明,沒有堅強領導核心和科學理論,革命就不能成功。

“兩個確立”具有充分的實踐依據(j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航向。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而加強黨的領導的核心就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據(jù)宣講家網(wǎng)報告錄音整理 

責任編輯:婧雅

責任編輯:李賢博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