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先進典型、弘揚奮斗精神,激勵動員廣大公務員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表彰一批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人民滿意”是檢驗公務員合格與否的最佳標準,工作干得好不好、干得行不行,得讓群眾說了算。黨員干部要把人民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人民需求當作“第一考慮”,把人民立場當作“第一選擇”,以“人民滿意”回應“人民關切”,展現新時代黨員干部敢于擔當、甘于擔當的時代風采。
詢民意,知民情,把人民呼聲當作“第一信號”。腳下沾染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深情,人民就能感受到多少溫暖。黨員干部要走出機關高樓、政府大院,走進田間地頭、百姓家中,講述“接地氣”的土話方言,采集“冒熱氣”的生動案例,獲取“沾露珠”的一手資料。要邁開步子,“身入”基層詢民意;俯下身子,“心入”基層知民情。走訪時要輕車簡從、輕裝上陣,切不可前呼后擁、走馬觀花。要摒棄“隔窗觀景”“閉門造車”的不實作風,用“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拉近距離,讓群眾打開天窗說亮話、敞開心扉說實話,在“牢騷聲”中發(fā)現矛盾關鍵,在“抱怨聲”中找準解決方法。
解民憂,紓民困,把人民需求當作“第一考慮”。作為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黨員干部與群眾距離最近、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只有時刻站在“為民解憂”的最前沿,當好“為民紓困”的排頭兵,才能讓群眾看見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身影,感受到黨組織無堅不摧的戰(zhàn)斗力。黨員干部要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刻在腦中、記在心頭,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最突出的矛盾抓起、最現實的問題出發(fā),把腳步踏進群眾門坎上,把好事做進群眾心坎里。涵養(yǎng)“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將民生事業(yè)與個人理想、價值追求相結合,在辦實事中挑大梁,在辦難事中唱主角,在辦急事中當先鋒,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在意、最愁盼的實際困難。
惠民利,聚民心,把人民立場當作“第一選擇”。為民謀利,哪怕一針一線;為民服務,貴在一點一滴。為人民服務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只有把關乎群眾利益的“小事”“微事”落到實處、落到真處,才能贏得人民的好印象、好口碑。黨員干部要及時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群眾中的一員,把群眾事當成“自家事”,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推進各項民生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2/0714/1173319.shtml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qū)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