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yǎng),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注重實際、實事求是,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嚴守規(guī)矩、不逾底線,勤學苦練、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年輕干部要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yǎng),砥礪政治品格,錘煉過硬本領,以忠誠干凈擔當?shù)膶嶋H行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yè)。
一、理想信念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成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在斗爭實踐中不斷砥礪、經受考驗。年輕干部要牢記,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一名干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一是馳而不息地“學”。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堅定理想信念,就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首要的必修課,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知其言又知其義,真正讀出“真理的味道”,悟透“活的靈魂”,學到“看家本領”。只有這樣,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二是持之以恒地“守”。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檢驗黨員干部是不是對黨忠誠,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yè)沖鋒陷陣、舍生忘死。在和平時期,沒有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硝煙烽火的考驗和磨礪,檢驗黨員干部是不是對黨忠誠,更多體現(xiàn)在:能不能堅持黨的領導;能不能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能不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能不能堅持黨和人民事業(yè)高于一切,等等,都是對黨忠誠的直接檢驗。要以此檢驗自己、時時對照、躬身踐行,發(fā)自內心、堅定不移地對黨忠誠,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jié)。三是始終如一地“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同樣需要大風大浪的考驗,離不開斗爭實踐。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主動請纓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的黃文秀;戍守邊疆、誓死捍衛(wèi)祖國領土主權的新時代衛(wèi)國英雄陳紅軍……這些年輕黨員干部都是信仰堅定、對黨忠誠、經得住檢驗的踐行者。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應對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zhàn)中砥礪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的堅定性體現(xiàn)在做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二、在基層一線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能搞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蜻蜓點水式調研?;鶎右痪€是獲取工作經驗的“富礦”,領導干部要取得“真經”,增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絕不能只喊口號,必須身體力行,到基層去磨礪成長。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的目的,就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心中裝著一個個“問號”,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既要看光鮮亮麗的“門面”和“窗口”,也要看黯然失色的“后院”和“角落”,“一竿子插到底”,才能獲得在辦公室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找出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和新對策。二是汲取群眾智慧。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獲得正確認識的源泉,也是檢驗和深化認識的根本所在。1930年,毛澤東同志在尋烏縣調查時,直接與各界群眾開調查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諸如該縣各類物產的產量、價格,縣城各業(yè)人員數(shù)量、比例,各商鋪經營品種、收入,各地農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樣,各類人群的政治態(tài)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始終和群眾坐一條板凳,同群眾一起討論問題,傾聽他們的呼聲,體察他們的情緒,感受他們的疾苦,總結他們的經驗,汲取他們的智慧。既要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要聽群眾的逆耳言;既要讓群眾反映情況,也要請群眾提出意見。這樣才能真正聽到實話、察到實情、獲得真知、收到實效。三是注重成果運用。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guī)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是光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調查結束后一定要做好“下半篇文章”,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復的工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干事?lián)率锹氊熞彩莾r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事?lián)?,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黨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只有肩膀能負重、敢擔當,才能不斷解難題、跨難關,為國分憂、為民造福。一是涵養(yǎng)一心為公的正氣。無私才能無畏,無畏才敢擔當。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如果一事當前,先盤算自己的“小九九”,那么只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革命是做大事不是做大官,做大事就要舍得奉獻,就要吃苦、吃虧。黨員干部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心思動在事業(yè)發(fā)展上,精力用在推動工作上,功夫下在為民解憂上,以積極的作為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二是增強攻堅克難的勇氣。做事總是有風險的。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大事難事見擔當,困境逆境顯襟懷。敢不敢正視“最壞處”,會不會解決“最難處”,能不能爭取“最好處”,是對意志、能力和水平的考驗。無論使命任務多么艱巨、風險挑戰(zhàn)多么嚴峻,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奮勇向前,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實現(xiàn)新發(fā)展。三是夯實善打硬仗的底氣。打鐵必須自身硬,鐵肩才能擔道義。能力水平是擔當?shù)牡讱夂透?。辦事管用講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黨員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韌勁,更要辦事管用。要下大氣力苦練內功,提升履職盡責能力,既要自覺加強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不斷積蓄力量,做到厚積薄發(fā);又要注重實踐培養(yǎng),從做好手頭工作開始,把完成好每一項任務作為提升能力、錘煉意志的階梯,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
四、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指出“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否則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甚至是犯罪”,強調“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jié)、膽魄”。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一是牢牢把握正確斗爭方向。共產黨人講黨性、講原則,就要講斗爭。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否則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甚至是犯罪。前進道路上,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二是始終秉公辦事、鐵面無私。大是大非面前要講原則,小事小節(jié)中也有講原則的問題。如果平時不講原則、不敢斗爭,到了關鍵時刻就會放棄原則、逃避斗爭。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的人,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yè)。要在小事小節(jié)上堅持原則,保持秉公辦事、鐵面無私的精神,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敢于同形形色色違反黨性原則的人和事作斗爭。三是堅持在重大斗爭中磨礪。斗爭本領不會與生俱來。年輕干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才能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既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又要堅持在重大斗爭中磨礪,主動把鄉(xiāng)村振興主戰(zhàn)場、改革開放最前沿、社會治理第一線作為“主課堂”,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的急事中,在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難事中,在千鈞系于一發(fā)、危亡在于一瞬的險事中,在吃大苦、流大汗的吃勁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早日成長為既有斗爭精神、又有斗爭本領的能夠真正適應偉大斗爭要求的合格干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抒寫無愧于初心和使命的新篇章。
五、守好從政的生命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年輕干部做到“嚴守規(guī)矩、不逾底線”,強調“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年輕干部必須更要珍惜黨組織的信任,更清醒地認識到規(guī)矩和紀律是貫穿一生的,在嚴守規(guī)矩、不逾底線方面不能有絲毫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松勁心態(tài),真正將規(guī)矩意識和底線意識融入權力運行中去。一是保持敬畏之心。講規(guī)矩、守底線,首先要有敬畏心。心存敬畏,慎言慎行,權力才不會用偏,行為才不會越界。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失去思想的標尺、行為的準則。鄧小平同志曾講:“共產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一些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往往是從不知敬畏、不守規(guī)矩開始的。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只有心存敬畏、嚴守規(guī)矩,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才能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始終做到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二是注重嚴以修身。嚴以修身,才能嚴以律己。“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修身絕非一日之功,其重要基礎在于反省自查。要以“檢身若不及”的態(tài)度修身律己,經常對照黨的理論、對照黨章黨規(guī)黨紀、對照初心使命、對照黨中央部署要求,常撣心靈灰塵,常清思想垃圾,常掏靈魂旮旯,切實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擰緊了,把思想覺悟、精神境界提高了,就能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真正做到拒腐蝕、永不沾。三是做到防微杜漸。嚴守規(guī)矩、不逾底線,重點在平時防微杜漸。做人做事最怕在“細、小”二字上疏忽。嚴守規(guī)矩、不逾底線,應該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堅持底線思維,時刻保持清醒警覺,堅守黨性原則和做人操守,不做“兩面人”,不做“稻草人”,真正做到“誠于中”“形于外”,為大公、守大義、求大我,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
六、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正處在長本事、長才干的大好時期,一定要珍惜光陰、不負韶華,如饑似渴學習,一刻不停提高。”新的征程上,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shù)?ldquo;寬肩膀”,還要有成事的真本領,尤其是年輕干部,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以過硬本領展現(xiàn)作為、不辱使命。一是注重理論武裝。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干部要成長起來,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年輕干部在學習理論上要舍得花精力,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堅持原原本本學、反反復復學。通過學習努力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最終把理論學習成效真正轉化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力量。二是補齊知識短板。不彌補知識“缺陷”,思路和決策就會出現(xiàn)“缺點”;不補齊能力“短板”,實踐和工作就會出現(xiàn)“短路”,就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干部。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注意加快知識更新,努力學習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管理、生態(tài)、國際等各方面基礎性知識,學習同做好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努力打造又博又專、推陳出新的素養(yǎng)結構,努力成為兼收并蓄、融會貫通的通達之才。三是注重實踐鍛煉。過硬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實踐中砥礪磨煉出來的,不接幾個“燙手的山芋”,不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是練不出過硬本領的。年輕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時候,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強本領。只有主動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各種斗爭中去,經受大風大浪考驗,經受急事難事鍛煉,才能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四是克服浮躁心態(tài)。本領的提升是一個長期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循序漸進、水滴石穿?,F(xiàn)實中,有些年輕干部抱怨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學習。實際上,時間是擠出來的。年輕干部加強學習,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利用好時間,發(fā)揚“擠”和“鉆”的精神,養(yǎng)成堅持不懈的習慣,特別要注重把各種零碎時間利用起來,多讀書、讀好書,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
作者單位: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