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鐵鉤見證人間奇跡(微觀)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一把鐵鉤見證人間奇跡(微觀)

——從紅色文物感悟初心使命(13)

河南省林州市博物館里,收藏著一件國家二級文物——一把10厘米長、240克重的小鐵鉤。當年的凌空除險隊隊員就是拿著這樣的鐵鉤,為紅旗渠修建者保駕護航。銹跡斑斑的鉤面上留有撞擊險石的痕跡,見證著一段改天換地的不朽傳奇。

落石和塌方,是紅旗渠工地上最大的危險。紅旗渠開挖不到4個月,有人提議不修了,因為松動的山石不時掉下造成傷亡。這時,以任羊成為代表的凌空除險隊站了出來。腰間系一根粗繩,別上鐵錘,手持帶有除險鐵鉤的長桿,隊員們從懸崖頂端吊下,凌空來回擺蕩,用鐵鉤把險石一點點刨去、扒落。因落石墜下躲避不及被砸斷門牙;麻繩磨斷墜崖,幸虧掛在樹杈上才撿回條命;長年累月在崖間飛來蕩去,腰部被勒出道道血痕,形成一圈厚厚的疤……排險英雄任羊成的光榮事跡背后,是10萬名像他一樣的開山者,用雙手硬生生在懸崖峭壁上鑿出長達數(shù)百里的“人工天河”。

“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紅旗渠是林州人勒緊褲帶創(chuàng)造的奇跡,是一部太行人寫就的英雄史詩。為削平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shè)152座渡槽,開山者自帶工具,自備口糧,風餐露宿,日夜奮戰(zhàn)在巍巍大山中。沒有工具自己制,沒有石灰自己燒,沒有抬筐自己編,沒有炸藥自己造,糧食不夠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撈水草充饑……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林州人用苦干實干、拼命硬干,將“立下愚公移山志,決心劈開太行山”的豪邁口號化為現(xiàn)實,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那種信任與融洽讓人感動。為讓渠首攔河壩工程順利合龍,500多名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跳進激流,臂挽臂、手挽手排起人墻,最終攔住洶涌河水。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寫就了紅旗渠的奇跡。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箲?zhàn)期間,陜甘寧邊區(qū)面臨極端封鎖,駐守南泥灣的三五九旅將士,靠一把鋤頭一支槍,將“爛泥灣”變成了“陜北好江南”;上世紀50年代,10多萬軍民以“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革命氣概,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建成川藏、青藏公路,結(jié)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進入新時代,破解星載原子鐘、北斗國產(chǎn)芯片等“不可能”,攻克160余項核心關(guān)鍵技術(shù)和世界級難題,中國人終于用上了“自己的導航系統(tǒng)”……不論是重塑山河還是擺脫貧困,不論是加強民生保障還是勇攀科技高峰,我們黨團結(jié)帶領(lǐng)人民歷經(jīng)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藍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當年紅旗渠青年的豪邁與樂觀,穿越時空依舊震撼人心。時光流轉(zhuǎn),而紅旗渠精神正如汩汩流淌的渠水一般歷久彌新,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

責任編輯:吳成玲校對: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