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疫情出現(xiàn)新情況以來,北京市各公共圖書館均更加嚴格地執(zhí)行入館預約制并取消了線下讀者活動,而人們也注意到圖書館內的許多防疫服務細節(jié)。
8月11日一早,首都圖書館B座入口,人們按照地面上貼的排隊間隔一米線安靜地排隊入館。從首圖微信訂閱號里調出自己的預約憑證,測溫、驗證預約憑證、掃健康寶之后,進得門來抬首就可以看到電梯口的自動殺菌凈手機。把手伸到出水口,凈手機就會噴出霧狀免洗消毒液,兩手一搓,干干凈凈。這樣的自動殺菌凈手機在每個閱覽室門口都可以看到。
圖書消毒柜也是每個閱覽室的必備品。二層中文文獻閱覽室門口,兩位阿姨正分別把自己將要借走的雜志放入消毒柜。柜子分為上下兩室,可同時為六本書消毒。把書隨便翻開一頁,掛在消毒支架上,關上柜門,點選上室或下室消毒,機器就自動運轉起來。“真方便,還快。”30秒后,一位阿姨滿意地帶著自己借的雜志離開了閱覽室。
許多來首圖的讀者都喜歡在閱覽室內上自習?,F(xiàn)在,所有可以坐四人的閱覽桌前都只放了兩把椅子,且兩把椅子錯開,讓對角而坐的讀者盡量避免接觸。小閱覽桌保持一人一桌的設置,讓讀者用起來更加放心。
首都圖書館目前維持每天預約到館讀者人數上限為3100人,其中有300個名額是專屬于少兒圖書館的。在少兒館的親子閱覽室內,田女士拿著繪本《商店游戲》正給兩個孩子講故事。雖然繪本很薄,但講下來也需要大約20分鐘,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全程都自覺地沒有摘下口罩。閱覽室的管理員也不時過來檢查,發(fā)現(xiàn)有孩子口罩滑落都會提醒他們戴好。
時近中午,曾經蜂擁來給讀者送餐的外賣騎手難見蹤影。原來自疫情開始前,首圖就已調整管理規(guī)定,禁止讀者在圖書館內用餐(原本允許在走廊的空閑桌子上用餐),疫情以來這項管理就更加嚴格。有用餐需求的讀者可以前往圖書館院內的閱讀空間“春明簃”購買簡餐,或者在院內空場吃飯。
出于疫情防控考慮,首圖等公共圖書館都對工作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首圖直接面對讀者的臺口工作人員甚至每周要檢測兩次。圖書館的線下活動雖然已停止,但線上讀者服務還在繼續(xù)。首圖8月14日將邀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理學博士黎耕帶來線上講座《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從古文獻中解讀蟹狀星云的天文秘密》;8月21日邀請城市規(guī)劃師高雅、著名作家郝景芳與讀者用現(xiàn)代視角解讀城市,一起漫談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城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