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是北京主汛期,今年汛期的降水總量又明顯偏多,京城“大水盆”密云水庫日前預泄洪水,提示北京市民遠離河道。而就在前不久,懷柔消防救援支隊在清理河道時經(jīng)歷驚險一刻:雨水湍急,某村的關鍵河洞卻被雜物堵塞,直至調動鉤機清理良久才得以疏通。
河道尤其是泄洪河道,平常可能并不太起眼,關鍵時刻卻是調蓄雨洪的城市“水動脈”。北京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全年降水量一般不太多,但汛期短時強降水情況卻較為常見。雨水傾注,一旦河道堵塞,勢必增加洪水泛濫的風險,后果不堪設想。
暢通河道,就是守護城市的防汛安全線。過去,河道被違規(guī)侵占、堵塞的現(xiàn)象較為突出,隨著治理力度的加大,公然在河道大搞違法建設的明顯減少,但個別河道被悄悄圈成一家“自留地”的情況依然存在。北京冬夏兩季降水量相差懸殊,一些泄洪河道確有一段時間可能處于干涸狀態(tài),因此也被一些沿岸居民當成了季節(jié)性莊稼地或“閑置物品堆放處”,垃圾隨意丟棄、秸稈清理不及時等問題相當普遍,且往往是頭天剛拾掇,隔天又如舊。如此拉鋸,等到“上汛”再嚴格要求、緊急清理,肯定十分被動。
經(jīng)過多年磨合探索,北京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防災減災應對機制。加強預警預報、完善應急預案,做好巡查排險,一項都不可疏忽,每步都必須執(zhí)行,這份功夫,不僅要下在汛期,更要下在平時。眼下,“河長制”在北京施行已五年有余,能解的梗阻基本排除,接下來還要把治理工作做得更細更準。就拿暢通河道來說,首先要向居民厘清哪些河道是基本的泄洪道,哪些河道秋冬時節(jié)可能會斷流,必須清晰標示。在此基礎上,堅持常年嚴格巡查,對屢教不改者以嚴懲,才能有效遏制河道被侵占、堵塞的發(fā)生。
功夫下在平時,當然也需要每個人的積極配合。防汛,是職能部門的事,更是大家的事。規(guī)規(guī)矩矩,守好河道,是市民責任,也是自我保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