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印跡 | 中山公園來今雨軒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追尋紅色印跡 | 中山公園來今雨軒

來今雨軒位于東城區(qū)中山公園內(nèi),建于1915年,建筑面積549.4㎡。

李大釗

這里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1919年7月少年中國學會成立后,李大釗、鄧中夏、高君宇等多次到來今雨軒參加學會的聚會、座談會,闡明政治主張。1920年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后,李大釗多次來到這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1年5月31日,少年中國學會部分會員合影。后排右起:鄧中夏、章志、李大釗、陳愚生、高君宇、黃日葵;前排右起:劉仁靜、孟壽椿、沈怡、蘇甲榮。

1918年11月,為了廣泛地傳播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在來今雨軒發(fā)表了著名的演說——《庶民的勝利》,他說道:“民主主義的戰(zhàn)勝就是庶民的勝利。”穿越100多年的風雨滄桑,他那鏗鏘有力的聲音仍舊震撼人心。

據(jù)記載李大釗先后在來今雨軒茶社傳播進步思想多達十余次。在李大釗的影響下,許多有志青年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如毛澤東、高君宇等。這些同志在北京期間曾經(jīng)到來今雨軒開展過多次活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就有12次。據(jù)《少年中國》月刊中記載毛澤東早年也積極參加學會活動,其中包括1920年 3月3日在來今雨軒召開的北京會員歡迎會以及4月10日由北京會員惲代英等11人在此召開的常會。

五四運動的新思潮影響了一大批中國的進步青年,他們渴望通過文藝來表述自己的政治和人生理想。1921年1月4日,文學研究會在來今雨軒正式成立,學會以人生和社會問題為題材,特別注重通過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創(chuàng)作了許多揭露黑暗舊中國的現(xiàn)實著作,擎起了新文化運動的旗幟。

1921年1月4日,文學研究會成立時在來今雨軒茶社前合影。前排右三:王統(tǒng)照;中排右二:朱希祖;后排右二:耿濟之、右七:鄭振鐸。

2020年3月開始,北京市將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列為“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進行保護修繕,內(nèi)設“少年中國學會專題展”“文學研究會專題展”。

100多年前,這里承載了中國進步青年的光榮與夢想,他們曾在這里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而探索,為傳播革命文藝思想而吶喊。

飲水思源,恒心不移,為了讓人們更好地感受來今雨軒茶社的紅色印記,今天來今雨軒修繕一新走進人們的視野,在這里讓我們一起追尋先輩們的足跡,感受永遠綻放絢麗光芒的革命精神。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