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出版的2021年第10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文章強調,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生動教材,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激活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百年黨史是一部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在黨的百年征程里,革命先烈們所走過的路、所戰(zhàn)斗過的地方,例如延安、西柏坡、瓦窯堡、井岡山等革命勝地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沉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中一座座彌足珍貴的寶藏和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是黨員干部學習的“精神富礦”。各級黨組織要用好用活當地的紅色資源,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生動教材,多組織黨員干部、青少年到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地進行現場參觀學習,使黨員干部在“重走紅色路線、重溫入黨誓詞、重拾入黨初心”中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想、有所悟,讓紅色資源成為黨員干部思想的“補給庫”和“充電樁”,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入腦,更富成效。
傳承紅色基因,讓黨史學習教育入心。紅色是熱血的顏色,代表著熱情和忠誠。人物是歷史最生動的注腳。在這轟轟烈烈、感天動地的百年黨史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人物,無論是堅貞不屈、永不叛黨的江竹筠、王樸、陳然……還是嚴守紀律、勇于犧牲的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黃繼光……無論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還是“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黃文秀……他們雖然來自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但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和平、安定、富裕、幸福的好日子。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向革命先烈看齊,向革命先烈致敬,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要始終胸懷家國、心系人民、不懼萬難、無私奉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入人心,成為督促激勵干部成長的“助燃劑”,激發(fā)黨員干部不斷向前的內生動力。
守護紅色江山,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行。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歲月崢嶸,山河為證?;赝倌挈h史,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黨史中每一位英雄都是過往歲月最有力的見證。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是紅色江山是否穩(wěn)固的根基所在。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黨史,牢記“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為民情懷,將黨史學習教育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效結合起來,在學史力行、為民辦事中密切干群關系、守住為民初心,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紓民困、解難題,做到“民本念于心,使命系于懷”,唯有如此,紅色江山的根基才能更加深厚、更加堅如磐石。
胸懷千秋偉業(yè),恰是百年風華。站在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高度,各級黨組織要更加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更入行。要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喚醒黨員干部的為民初心、激發(fā)黨員干部干事熱情,讓紅色基因賡續(xù)綿延,讓紅色江山代代傳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扎實的群眾基礎。(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