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河寄哀思——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掃英烈見聞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跨越山河寄哀思——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掃英烈見聞

新華社沈陽4月4日電(記者陳夢陽、于也童、白涌泉)4日,清明節(jié)。沈陽碧空如洗,蒼松翠柏掩映下的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一片肅穆。

4月4日,幾名烈士后人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里祭拜。當日是清明節(jié),遼寧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祭奠革命先烈活動,許多烈士后人和市民紛紛來此寄托哀思,致以敬意。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親愛的父親,今天是您離開我的第25185天。69年前,您離開我的時候我只有9歲,今年我已經(jīng)78歲了……”站在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zhàn)斗英雄楊連第的墓前,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的學生志愿者陳婧,低沉地誦讀著楊連第之子楊長林寫給父親的家書,傳遞著這份跨越山河的哀思。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中長眠著包括邱少云、黃繼光等在內的123位志愿軍烈士。2013年,中韓兩國達成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xié)議。2014年以來,累計已有716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落葬于此。

“烈士故鄉(xiāng)遍布五湖四海,烈士家屬大多上了年紀,很難千里奔波到沈陽來祭祀。我們常年與他們保持聯(lián)系,清明節(jié)前夕,共接到200余位家屬提出的讓我們幫助祭掃的請求,根據(jù)家屬要求,我們制定了多種祭掃方案。”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工作人員王春婕說。

4月4日,人們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廣場鞠躬祭拜。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座座石碑肅立,棵棵松柏無聲。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大量群眾自發(fā)前來祭掃。獻上一束白菊、親手擦拭墓碑、誦讀親人寫給烈士的家書……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和來自高校的學生志愿者們,懷著對志愿軍烈士的崇敬之情,化身連接親情與思念的紐帶。他們親手把一封封家信疊成千紙鶴,掛在思念展墻上,以寄托哀思。

“感謝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為烈士所做的紀念活動,看到父親名字下面的鮮花照片,撫慰了我們思念的心。一張張照片,溫暖著烈士后代和親人,非常感謝你們!”看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傳來的祭掃照片,烈士王庭槐之子王向東難掩激動。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下沉式紀念廣場中央,主題雕塑靜靜矗立,環(huán)形的烈士英名墻上,鐫刻著197653名烈士的名字。

4月4日,一名烈士的后人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瞻仰烈士英名墻。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我的哥哥年紀大了,臥病在床,我這次帶著他的一份孝心一起來。”73歲的任玉環(huán)站在父親任福士的名字前,久久不愿離去。任玉環(huán)的父親1951年犧牲在清川江,現(xiàn)在依然長眠在他曾戰(zhàn)斗過的異國他鄉(xiāng)。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英名墻下擺放著一簇簇菊花,其中一簇插著烈士照片的鮮花格外顯眼,照片上王濤英烈士的笑容在鮮花映襯下顯得格外燦爛。

烈士王濤英的家屬在花束中留下一封感人的家書:“老娘和三姨夫都有要去看望的心,但已沒有出行的能力了。作為晚輩,不能讓沒有子女的三姨被忘卻,我應該去為她掃墓。”

哀思跨越山河,英雄永被銘記。正如王濤英烈士的家屬在信中所寫:這是對先烈的崇敬,是對親人的思念,更是一種使命。一如當年的志愿軍烈士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也是為了一種使命。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