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家族墓碑背后的偉大犧牲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一排家族墓碑背后的偉大犧牲

——清明之際追尋“拔哥”的故事

新華社南寧4月4日電 題:一排家族墓碑背后的偉大犧牲——清明之際追尋“拔哥”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黃浩銘、黃凱瑩

4月初的桂西北山區(qū),細雨薄霧,山峰碧翠。韋拔群故居兩旁松柏肅立,前方不遠處佇立著一排犧牲親人的墓碑。這位被稱為“拔哥”的中國早期農(nóng)民運動領(lǐng)袖為了革命,家中17位親人慘遭反動派殺害,他本人也于1932年犧牲在家鄉(xiāng)附近的一個山洞里。

韋拔群故居所在地位于廣西東蘭縣武篆鎮(zhèn)東里村,東里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周亞峰說:“這段時間每天都有許多干部群眾來到這里參觀,停車場里經(jīng)常停滿車。”

韋拔群親人的墓碑。(新華社記者覃廣華 攝)

記載著韋拔群事跡的紀念碑旁,整齊擺放著群眾獻上的一束束鮮花,寄托對革命烈士的追思。綠水青山的映襯下,半山腰上的故居猶如一座巨大的豐碑,訴說那段驚心動魄、英勇悲壯的歷史。

韋拔群于1894年出生在東蘭武篆一個富裕的農(nóng)民家庭,他上過培養(yǎng)反動舊法官的法政學(xué)堂,參加過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后來加入進步組織“改造廣西同志會”,開始了真正的革命生涯,回到家鄉(xiāng)東蘭開展反抗剝削壓迫、推翻封建統(tǒng)治的農(nóng)民武裝斗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里培育的革命火種撒向右江大地,漸成燎原之勢,為百色起義的勝利舉行、紅七軍的建立和右江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立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1926年冬,韋拔群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航拍韋拔群故居。(新華社記者 覃廣華 攝)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領(lǐng)導(dǎo)發(fā)動百色起義,創(chuàng)建紅七軍。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韋拔群被叛徒殺害,時年38歲。

沿著石板鋪就的小路盤山而上,記者來到韋拔群犧牲地——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xiāng)香刷洞。

巴馬瑤族自治縣黨員教育中心主任韋宇蔚說,韋拔群代表的不僅是“韋拔群”3個字,更是代表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信念。

伴隨著導(dǎo)游的講解,游客們在“拔哥”故里追尋他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韋拔群先后把3個兒子的名字取名為‘韋革命’‘韋堅持’‘韋到底’,表示革命決心,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游客何鐘銘說。

韋拔群故居門前的石碑。(新華社記者覃廣華 攝)

韋拔群故居門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為農(nóng)民謀利益”。時隔近百年,“拔哥”的故事仍在傳頌,“韋拔群精神”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生生不息。

責(zé)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