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永晝,酷暑難當(dāng)?,F(xiàn)代人為了避暑消夏,往往會舉辦消夏晚會。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長安,那時帝王大臣為了更好地度過炎熱的夏季,經(jīng)常舉辦各種消夏宴會、歌舞,通過飲宴娛樂的方式來消磨漫長的夏日時光。
為了消暑度夏,唐代長安曾舉辦過器樂大賽。據(jù)《樂府雜錄》載,在唐德宗年間,有位叫作康昆侖的演奏家被稱為琵琶第一手。有一次,長安的東市和西市舉辦市民琵琶大賽,而且在兩市搭起了彩樓??道鲈跂|市彩樓彈了一曲新編羽調(diào)《綠腰》,大家覺得他贏定了。沒想到,西市突然殺出一位女郎,公然宣稱:“我也要彈這個!我還要移調(diào)彈。”結(jié)果琴音一出,震驚四座!康昆侖只好甘拜下風(fēng)。在場上萬觀眾也跟著叫好,甚至驚動了德宗皇帝親自接見。從而為人們的消夏避暑助了興,這只是唐長安消夏活動的一個縮影。
除了音樂器樂大賽,唐長安經(jīng)常有消夏宴會,往往會邀請皇室宗親、王公大臣、詩人騷客等參加,地點通常選在高大寬闊的宮殿和涼亭水榭。唐太宗李世民就常舉辦此類活動,據(jù)《冊府元龜》載:“(貞觀)二十年七月辛亥,宴五品已上于飛霜殿。其殿在玄武門北,因地形高敞,層閣三城,軒欄相注,又引水為潔綠池,樹白楊、槐柳,與陰相接,以滌炎暑焉。”
為了辦好消夏活動,王公大臣們還會建設(shè)乘涼避暑的處所。唐順宗女云英公主駙馬劉士涇府邸,就建有一座“水亭”,常用來宴飲避暑。當(dāng)時的著名詩人劉禹錫就曾應(yīng)邀參加過此類宴會。歸來后,劉禹錫很是感慨,于是寫下了《劉駙馬水亭避暑》一詩:
千竿竹翠數(shù)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
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fēng)。
賜冰滿碗沉朱實,法饌盈盤覆碧籠。
盡日逍遙避煩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通過這首詩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皇室貴族夏日避暑納涼的奢華生活。整個悶熱的夏月,貴族們都是在如此逍遙自在的歡宴中度過的。
當(dāng)時的夏日歡宴,一般還會伴以歌舞、娛樂助興。唐明皇與楊貴妃在繡嶺宮避暑時,就專門把一位名叫張云容的舞蹈家請來為他們伴舞,“乃開元中楊貴妃之侍兒也。妃甚愛惜,常令獨舞在《霓裳》與繡嶺宮。”陶醉在清涼和舞蹈中的楊貴妃,還寫詩相贈:“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云嶺上乍搖風(fēng),嫩柳池邊初拂水。”這首詩記載了一個現(xiàn)象,雖說時令已見“秋煙”,但從盛開的紅?。t蓮)可知當(dāng)時仍在暑熱伏天里,顯然當(dāng)時也有秋老虎。
詩人王維也曾被邀請參加過岐王的消夏夜宴,寫過《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yīng)教》一詩:
座客香貂滿,宮娃綺幔張。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
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
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由詩中可以看出,皇室貴族的消夏歌舞宴飲也是很講究排場的。
武則天更是舉辦過規(guī)模宏大的消夏詩會。武周久視元年五月,武則天在嵩山東南玉女臺下的石淙河曾舉行過一次“石淙會飲”,就是以作詩助興的方式歡宴消夏的。這年的一月,武則天在這里修建了避暑行宮——三月宮。四月,她率領(lǐng)群臣來到這里納涼行樂。五月十九日,武則天在石淙河邊歡宴群臣,她首先即興作詩一首《夏日游石淙詩》,其中有“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云衣”,贊揚了石淙夏日陰涼的美景。當(dāng)時,跟隨她一同前來的大臣隨后紛紛奉和,這當(dāng)中有皇子李顯、李旦,其侄子武三思,大臣狄仁杰、李嶠、蘇味道、姚崇、閻朝隱、崔融、薛曜、徐彥伯、沈全期、楊敬述等十六人紛紛奉和。他們的詩作分別從不同角度稱贊石淙夏日清涼的美景和在這里消夏避暑的感受。
最后武則天為自己的《夏日游石淙》詩作序,命薛曜書寫,讓工匠刻于崖壁之上,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這就是流傳千古的游石淙詩并序,其中詩寫道: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zhèn)紫微。
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fēng)交雨列皇畿。
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云衣。
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從武則天詩中描寫來看,武則天與大臣們一起度過了一個開心的炎炎夏日,體現(xiàn)了君臣同樂消夏的其樂融融。
唐代長安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夏日消暑娛樂活動,如觀賞百戲、潑水嬉戲、棋牌娛樂、讀書談經(jīng)等,都為人們消暑度夏增添了樂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