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D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0)08-0008-0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善于從政治上考量和解決問題,不斷加強政治建設,注重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2019年發(fā)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關鍵是要提高各級各類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按照意見要求,提升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政治能力,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政治能力是衡量領導干部的第一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旗幟鮮明講政治”。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永葆戰(zhàn)斗力的根本保證。提升政治能力是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領導干部而言,政治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又增加了“辨別政治是非”的能力。政治能力是衡量干部的第一能力,也是檢驗干部能否擔責任、挑重擔的第一標準。在新時代,注重提升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具有深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從理論上看,政治能力是主體政治潛能轉化為現(xiàn)實政治行為的體現(xiàn)。在實際生活中,政治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無論一個人是否喜歡,實際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種政治體系之外”。人的政治能力是政治主體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通過政治文化學習和政治實踐歷練,轉化為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馬克思指出,人們“通過這種運動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蘊藏著的潛力發(fā)揮出來,并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控制”。在馬克思看來,人的能力的展現(xiàn)正是人的潛力在實踐社會化過程中不斷思悟習得提高的。從政治潛能轉化為政治能力,需要具備一定的社會化條件,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就需要通過不斷學習磨煉,建立個人在一定政治系統(tǒng)內扮演某種政治角色所必需的價值、信仰、態(tài)度、知識和情感,確立政治取向和行為模式,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負的領導職責相匹配。
從實踐上看,政治能力需要在現(xiàn)實中砥礪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政治能力歸根到底源于實踐的砥礪和磨煉,是在摸爬滾打、層層歷練中不斷積累增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著眼于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時刻把講政治擺在首位,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要求相適應。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繃緊政治之弦、校準政治之標,一刻不停加強政治修煉、提高政治能力。
提升政治能力是領導干部應對時代問題的現(xiàn)實要求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國際國內新的發(fā)展形勢下,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任務更加繁重,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xiàn)“四個偉大”,對進一步提升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是實現(xiàn)新時代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現(xiàn)實之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肩負的使命和任務更為艱巨。實現(xiàn)新使命、開啟新征程的目標任務,不僅要求我們黨要穩(wěn)把全局、謀略大事、立足當前、造就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組織支撐,而且要求我們黨視野要寬、格局要大、放眼未來、注重解決提高黨長期執(zhí)政能力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抓住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這個目標,始終著眼于解決黨內存在的與黨的使命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高度負責的擔當精神。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是應對新時代重大風險挑戰(zhàn)的戰(zhàn)略之舉。提高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是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著力防控各類“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化解形形色色社會矛盾的重要之舉。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史就是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中不斷成長壯大的奮斗史,也是一部不斷應對重大挑戰(zhàn)、克服重大危機、化解重大風險的斗爭史。在斗爭中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面臨的長期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這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大判斷。”面臨錯綜復雜的世情國情,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駕馭風險的本領,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自覺。也正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不斷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才能有力應變局、化危機,保證改革開放事業(yè)沿著正確的航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是促進解決工作能力和作風問題的必由之路。當前,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忽視政治、淡化政治、不講政治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甚至存在偏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的嚴重問題。還有一些黨員干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頂不上去、扛不下來。例如在抗疫斗爭中,我們的干部隊伍整體是經受住考驗的,但也有少數(shù)干部不敢擔當、不愿負責、畏首畏尾,有的疲沓拖拉、敷衍應付、作風漂浮,有的甚至臨陣脫逃。以上這些問題,嚴重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tài)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切實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在提高政治能力上下真功夫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堅持抓‘關鍵少數(shù)’和管‘絕大多數(shù)’相結合”,當前,我們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不斷增強領導干部政治能力,提高領導干部政治本領。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著力提升領導干部理論素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領導干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持之以恒加強學習,更好地履職盡責,才能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同時,這種學習也應該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學習重點,也要注意拓展學習領域。首要的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帶著問題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看家本領,學習歷史、哲學及綜合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和專業(yè)知識水平,切實增強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增強學習的緊迫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牢固樹立和全面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理論上的信仰者、政治上的明白者、行動上的踐行者,不斷提高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自覺接受黨內政治生活歷練是提升領導干部政治能力的關鍵。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不斷完善保障“兩個維護”的制度機制。中國共產黨是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思想基礎的執(zhí)政黨。黨員是黨的戰(zhàn)斗力的源泉,黨員戰(zhàn)斗力的提升離不開黨內政治生活提供重要保障。每個黨員干部都要自覺接受黨內政治生活鍛煉,在工作中增強角色意識和政治擔當,切實解決隨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問題,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落實到工作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堅持黨的領導上不動搖,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不含糊。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確保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取得事業(yè)勝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關系,核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民服務解難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明確要求。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維護好、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堅持調查研究制度,堅持重大決策調研論證制度,了解民意社情,解決實際問題。其次,要健全聯(lián)系溝通制度、創(chuàng)新溝通方式、優(yōu)化線上線下互動互通機制。構筑黨群之間的聯(lián)系渠道與平臺,暢通和拓展群眾利益訴求渠道。再次,要完善監(jiān)督評價制度,在認真發(fā)揮好黨內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的同時,切實履行群眾監(jiān)督各項制度,提高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最后,要強化服務群眾各項制度,著力落實一切為了群眾、真心服務群眾這個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價值目標。此外,要嘗試建立和完善民情責任區(qū)制度、民情分析制度等相關制度,定期對黨和政府執(zhí)行群眾路線、為民服務的情況進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形成主動為民服務、有效踐行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
扛起政治責任,強化風險意識,提高風險化解能力。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危難時刻勇于扛起大任,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歷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時期,意氣風發(fā)的建設時期,還是在撥亂反正、活力迸發(fā)的改革時期,千千萬萬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心懷崇高革命理想,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念,為詮釋不同歷史時期的責任擔當,奉獻了全部智慧、心血乃至生命。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在疾風暴雨的考驗中,在急事難事的鍛煉中,在復雜斗爭的實踐中,在各種艱難困苦的實踐歷練中練就的。正如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努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在疫情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tǒng)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虞崇勝.政治文明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N].人民日報,2019-02-28.
(作者簡介:孫蘭英,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