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要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集中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深入把握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蘊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邏輯、價值邏輯和實踐邏輯,對于兼顧人民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人民為中心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之時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鐫刻在了鮮紅的黨旗上。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近百年來,黨的工作重心不斷發(fā)生變化,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沒有變,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沒有變,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路線沒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人民立場,貫徹群眾路線,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必須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植根人民,并將其切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中去。堅持人民至上,體現了新時代我們黨對黨的宗旨認識的再升華,體現了我們黨強烈的人民主體意識和高度的使命自覺。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貫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維護人民利益,滿足人民期盼,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全程指揮,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放在第一位,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戰(zhàn)略成果。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戰(zhàn)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
以人民為中心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確保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穿于黨的一切活動中,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執(zhí)政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治理活動,都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治國理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見都能運用于治國理政。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銘記人民根本利益,始終恪守人民評判標準;必須認識到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主體力量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改革開放以來巨大成就的主力是人民群眾;必須使用好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利,履職盡責,敢于擔當,當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
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人民群眾是這一偉大事業(yè)的核心力量。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當作根本使命,才能在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充分激發(fā)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戰(zhàn)勝一切困難。
以人民為中心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和夢想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中國人民同樣具有偉大夢想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70多年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追求夢想,向往美好生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出發(fā),立足治國理政新實踐,提出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強調以人民為中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亙古偉業(yè)。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我們所追求的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tài)良好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中國共產黨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繼續(xù)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