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日子里,我們看到了很多最美的逆行,目睹了很多信仰的堅守,見證了很多平凡的擔當。非常時期,重溫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寫的《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認知和感受更加真切而深刻。“十一書”,有的是初次讀到,也有的已爛熟于心,或情深意長,或蕩氣回腸 , 或義無反顧 …… 讓人看到絕對忠誠,讓人充滿敬佩感動。我們敬佩于革命先烈的偉大崇高和無私付出,我們感動于他們寧肯獻出生命也不有負使命的堅強意志和犧牲精神,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共和國的旗幟上永遠有他們血染的風采!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的這首就義詩,人們再熟悉不過,表現(xiàn)出了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一代代革命者前赴后繼為國捐軀,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也絕不遲疑半步,砍頭只當風吹帽,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我們黨有這樣的革命鋼鐵漢,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敵人,就沒有攻克不了的“婁山關”和“臘子口”。
還有,傅烈的“絕命書”,“拼將七尺男兒血,爭得神州遍地紅”;尋淮洲的“請戰(zhàn)書”,“北上抗日!消滅敵人!”;王爾琢的“托孤書”,“兒已決意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等等。這“十一書”,聲聲泣血,句句斷腸,字字如金,眼前如同過電影一般,革命前輩的光輝形象頓時變得高大且具體起來。“十一書”,是共產黨人最寶貴的精神食糧和精神支柱,也是主題教育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
細細品讀“十一書”,品出了信仰的味道,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淚水不時地在眼眶中打轉兒,心緒難平、感慨萬千。他們也曾是普通人,經黨的革命大熔爐淬火,煉成了一塊特殊材料制成的鋼。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是千千萬萬革命者中的杰出代表,是共產黨人的一面面旗幟。在生死面前,他們都經受住了真正的考驗,堅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和入黨誓詞,他們是有著鋼筋鐵骨、信念如磬的共產黨人,無愧于共和國的脊梁,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敬仰。在這些先輩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堅韌堅強、無私無畏和犧牲奉獻精神,感受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確了奮斗的目標。
與革命先輩相比,回望我們的初心,檢視一下自己走過的路,初心還純不純、在不在、真不真?在生死考驗面前,能否做到一往無前、視死如歸?在個人利益面前,能否做到忘我忘家、先公后私、大公無私?在奮斗精神方面,能否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些初心,讓我們在“十一書”中找到了現(xiàn)實答案。只要我們用心學、潛心悟,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定會成為自覺和風尚。愿中華大地涌現(xiàn)更多的英雄模范人物,為祖國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黨員干部,讓初心在“十一書”感召下綻放,就是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正像入黨宣誓那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讓初心在“十一書”感召下綻放,就是要保持“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全身心地干好本職工作,少一點計較,多一點付出;少一點小我,多一點大我;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勤勉;少一點享受,多一點吃虧,保持平常心,身在好環(huán)境,更要干出好事業(yè)。讓初心在“十一書”感召下綻放,就是要把初心落實在行動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終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