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 報告 > 專輯 > 文化

從幻想到真實,法國作家福樓拜的《情感教育》

報告人:龔覓 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副主任 副教授
簡 介:《情感教育》是19世紀法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師居斯塔夫·福樓拜的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了年輕人弗雷德里克?莫羅從18歲開始對一位女性一見鐘情之后的一系列情感經(jīng)歷?!肚楦薪逃肪哂心男┈F(xiàn)實主義的特點?如何從反現(xiàn)實主義的角度去理解它?小說究竟想傳達什么樣的內(nèi)容?本期報告中,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副主任、副教授龔覓通過對福樓拜的介紹,將我們引入到對《情感教育》的解讀中,與我們分享了他的觀點和看法。敬請關(guān)注。
總播放:3661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13:57
  • 進入小說世界有一個比較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先了解作者。因此,要理解《情感教育》可以從了解其作者福樓拜入手。法國作家福樓拜生于1821年,卒于1880年,上接巴爾扎克,下啟左拉、普魯斯特,在法國文學史上是一位承上啟下的作家。我國著名譯者李健吾先生曾說,“司湯達深刻,巴爾扎克偉大,但是福樓拜完美”。福樓拜到底是一位完美的作者,還是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樞紐式人物?敬請關(guān)注本段報告內(nèi)容。

  • 《情感教育》講述的故事所處的時空,主人公的性格和背景,乃至所有的細節(jié)描寫,都具有寫實的成分,因此我們通常會把它作為一部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來讀。本段報告中,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副主任、副教授龔覓通過列舉《情感教育》《紅與黑》《追憶似水年華》等著作的開頭,說明了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手法,由此解釋了《情感教育》何以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

  • 段報告中,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副主任、副教授龔覓為我們提供了兩種理解《情感教育》的反現(xiàn)實主義的現(xiàn)代性小說觀念:一是基于《情感教育》中大量細節(jié)碎屑的堆積,把它作為一部想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全部的小說來看。因為現(xiàn)實生活是繁俗瑣碎的,散化的,沒有那么多戲劇性的。二是把它作為一部根本就不想表現(xiàn)生活,而是借對生活的表現(xiàn)去體現(xiàn)語言文字的力量的小說來看。這是基于福樓拜本人的文學理念。

  • 《情感教育》中,弗雷德里克?莫羅從18歲開始,終其一生對阿爾諾夫人牽腸掛肚、愛戀不已,而這種情感和牽掛始終停留在他理想的意識空間里,從來沒有成為他現(xiàn)實人生的一部分。他的現(xiàn)實人生實際上是圍繞這個若隱若現(xiàn)的女性形象而展開的一場空無的替代者的游戲。本段報告中,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副主任、副教授龔覓結(jié)合小說情節(jié),分享了自己對《情感教育》虛無主題的一些看法。

  • 福樓拜的用詞極其考究,他每天像朗誦詩歌一樣去朗讀自己的作品,如果他覺得作品中哪個詞的聲音讓他聽上去不那么悅耳,就會果斷把這個詞換掉。普魯斯特認為福樓拜可以通過對語法常規(guī)用法的革新,刷新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使人們感知到事物與眾不同的方面。

     

    龔覓

    龔覓 首都師范大學法語系副系主任 副教授

    點擊觀看完整報告視頻

    點擊觀看報告專輯

    一、走近法國小說家居斯塔夫·福樓拜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談十九世紀法國的一位作家,他的名字叫居斯塔夫•福樓拜。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他,不管是通過看電影還是讀小說,即使沒看過《情感教育》,至少看過《包法利夫人》,那么可能對福樓拜多少都有一點了解,但又不是特別了解,所以我想對他的生平做一個比較簡單的描述。

    福樓拜生于1821年,卒于1880年。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把他跟法國文學史上的其他幾位作家放在一起做個參照,這樣大家能大致明白他的輩分。在歐洲范圍內(nèi),19世紀是小說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包括法國在內(nèi)還有意大利、德國、英國、俄國等,尤其是英國、俄國、法國這三個國家的古典小說中國讀者最熟悉。在法國小說家群星璀璨的群落當中,福樓拜居于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

    1783年出生的司湯達一般被認為是19世紀法國第一位偉大的小說家。接下來一輩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比司湯達晚了十多年,在法國大革命之后出生的另一位偉大的小說家,對法國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小說熟悉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他就是巴爾扎克。巴爾扎克出生于1799年,卒于1850年,也就是說,巴爾扎克去世的時候福樓拜只有30歲。再說雨果,他不光是一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戲劇家、政論家,在整個19世紀法國的作家群落中,雨果的創(chuàng)作在題材多樣性上是無人能出其右的,這有點像18世紀的伏爾泰和20世紀的薩特。雨果是1802年出生,跟福樓拜基本上是兩代人。那么在文學的詩歌領(lǐng)域里有一個人和福樓拜是真正意義上的同代人,那就是《惡之花》的作者夏爾·波德萊爾。他們不僅在代表作發(fā)表時間、出版時間上一致,甚至因為代表作不被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認可而被送上法庭審判的時間也是相同的。再往下是比福樓拜更晚的小說作者,我想舉出兩個人,一個是莫泊桑,另外一個是左拉。這兩個人不僅在輩分上是福樓拜的晚輩,在文學思想上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說是福樓拜的弟子。左拉去世的時間是1904年,已經(jīng)到了20世紀初。因此縱觀19世紀的法國小說界,從司湯達一直到左拉,福樓拜大概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

    對福樓拜這樣的一位作家,甚至我們可以廣而論之。對任何一位作家的了解,我們都有兩種進入渠道:第一種是根本不用考慮這個人是誰,僅僅是被他的書吸引。書里面吸引我們的可能是情節(jié)、敘述結(jié)構(gòu)、語言等等。當然對于中國讀者來說,語言不光是指法語,還涉及譯本語言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后面還會提到。無論如何,我們并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會喜歡福樓拜以及為什么會去閱讀福樓拜。就像小說《情感教育》的開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羅在一艘從巴黎開往他的家鄉(xiāng)諾讓的船上遇到了他心目中一生愛戀的女人一樣。他看到這名女性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法國文學中非常有名的一個句子,法文原文是“Ce fut comme une apparition”,譯成中文意思是“她就像是一個幻象”,也有人把它翻譯成“就像是一個神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僅一瞬間他的心就被這樣的幻象征服了。我們在生活中可能也會被突如其來的愛情,被一種人的美所打動,或是在閱讀歷史的時候被當中的某一個瞬間,被書中的某個意象、句子所打動。而當你被打動的時候,實際上可能并沒有真正明白它對你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舉個例子。很多年以前,當我還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我在宿舍里接待過一個好朋友,他是一名有經(jīng)驗的網(wǎng)絡(luò)作家,但是他平時閱讀的主要是小說、敘事作品,不太讀詩歌,尤其是不太讀西方的詩歌,因為他很頑固地認為西方的語言不適合寫詩。我為了向他證明西方的語言也是可以寫詩的,就隨便找了一首詩拿給他看。這首詩想必很多朋友都讀過,馮至先生翻譯的奧地利詩人里爾克的《豹》。全詩譯文如下:

    作者:萊納·瑪利亞·里爾克

    譯者:馮至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鐵欄

    纏得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條的鐵欄桿,

    千條的鐵欄后便沒有宇宙。

    強韌的腳步邁著柔軟的步容,

    步容在這極小的圈中旋轉(zhuǎn),

    仿佛力之舞圍繞著一個中心,

    在中心一個偉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時眼簾無聲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圖像浸入,

    通過四肢緊張的靜寂——

    在心中化為烏有。

    里爾克曾擔任法國雕塑家羅丹的秘書,他在巴黎植物園看到生命力旺盛,精力彌漫的豹子在動物園里走來走去,于是以此為題寫了一首象征主義詩歌。馮至先生本身也是20世紀中國第一流的詩人,因此他用漢語翻譯出的《豹》張力十足。當時我就把漢譯的里爾克的《豹》拿給朋友看。他一瞬間就被征服了。我記得他只說了三個字:“這是詩。”其實這首詩對于一個沒有西方詩歌閱讀經(jīng)驗的讀者來說并不是很好懂,對職業(yè)批評家來說,這種詩在現(xiàn)代詩里已經(jīng)算是很早期的現(xiàn)代詩了。也就是說,我的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并沒有讀懂,即使懂了也是心里明白,無法用言語表達出這首詩對他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但是無論如何,他被這首詩的形式征服了。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