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中去。”“人民”二字,其重千鈞。在“人民”二字前,我們能加上哪些形容詞?
勇敢的人民,是疫情防控戰(zhàn)場的主力軍。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吹響了特殊時期人民戰(zhàn)爭的“集結號”。全國人民聞令而動,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英勇氣概,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醫(yī)護人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白衣執(zhí)甲,援鄂一線;基層干部迎風霜,頂雨雪,走村入戶,“硬核”抗疫;志愿者們日夜兼程,爭分奪秒,搶運物資,保證供給;勞動者們不分晝夜,竭盡全力,讓火神山醫(yī)院、雷神山醫(yī)院平地而起。創(chuàng)造這些“中國速度”“中國規(guī)模”“中國奇跡”的,正是我們勇敢又可愛的中國人民。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的偉大力量足以攻克一切艱難險阻。
勤勞的人民,是脫貧攻堅路上的奮進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受疫情影響,脫貧攻堅戰(zhàn)的“最后一公里”走得格外艱難。為此,黨中央在制定和實施“六穩(wěn)”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六保”,穩(wěn)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最底線。各地政府對照中央脫貧政策,以“激發(fā)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為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脫貧攻堅和成果鞏固“兩手抓”“兩手硬”。通過政府的“扶志”和“扶智”措施,大多數貧困群眾克服了“等靠要”的錯誤思想,主動學習發(fā)展生產和外出務工的基本技能,在能人大戶和龍頭企業(yè)的幫助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也有的貧困群眾轉變舊思維,抓住新機遇,在互聯網的無盡浪潮中摸爬滾打,做微商、開網店,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偉大的人民,是實現中國之治的踐行者。“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人民是“中國之治”的參與者、貢獻者,也是匯聚“中國之治”的磅礴力量。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其偉大之處表現在:無論情況如何危急,無論時間多么緊迫,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必迎難而上!這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文化自信,也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這份制度優(yōu)勢讓中國人民更有凝聚力,而中國人民通過牢牢把握和充分發(fā)揮“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wěn)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yōu)勢”,讓“中國之制”更有生機,也讓“中國之治”更加鮮活!(責編:趙一頔;校對:張慕琪)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0/0528/1087617.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qū)徐集鎮(zhèn)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6群:108038470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