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各級黨組織時刻牽掛著群眾冷暖,聚焦民生需求。為及時解決城區(qū)居民在生活生產中遇到的難題,修武縣積極開展“聽民聲、紓民困”活動,設立疫情防控居民熱線電話,派出服務專班,黨員干部搶在先、干在前,幫助群眾解決一件件難題,用實際行動踐初心、擔使命,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熱線服務群眾零距離
“您好,這里是城區(qū)組防控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 您?”
“個體經(jīng)營店面什么時候可以營業(yè)?”
“我要外出打工了,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手續(xù)?”
一個又一個城區(qū)居民打來熱線電話,面對群眾提出的門店營業(yè)、復產復工等問題,接線員們用關懷的話語,及時精準地做好政策解釋和答復工作。
在她們的辦公桌上,除了有一臺電話外,還按不同類別問題,擺放著一本本各種政策和政令。接聽咨詢電話之余,她們還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及時更新防控政策,更好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聽民聲解難題紓民困
“我們家屬院里有一名老人,疫情期間子女沒辦法回來 照顧,生活比較困難,你們能幫助他嗎?”
這是熱線電話接聽的困難群眾求助電話。修武縣根據(jù)當日求助情況,按照輕重緩急進行匯總梳理,安排專班專人入戶走訪調查。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轉交分包責任單位予以幫扶,先后救助轄區(qū)困難居民23戶。
在解決居民群眾一家一戶的疑難問題的同時,該縣還以問題為導向,在建立健全機制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群眾反映個別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qū)”無人分包防控情況后,及時落實疫情防控分包責任,派出7家單位入駐防控。
目前,修武縣城區(qū)防控體系更加完善,防控力量下沉,184個樓院(小區(qū)),居住有8552戶、29976人,分別由縣直77家單位入駐防控,設立226個疫情防控點,相應成立了104個臨時黨支部,樓院居民中的黨員也編入臨時黨支部,構筑起責任單位分包、黨員干部帶頭、全民共同參與的城區(qū)“大防控”格局。
針對群眾反映的城區(qū)主要超市和市場存在人員密集,極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問題,修武縣在調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線下,市場監(jiān)管、城管等部門,科學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啟用5個臨時便民服務點;線上,縣電商中心開通“電靚修武”微信公眾號,啟動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模式,將日用百貨、生鮮肉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直接配送至居民最近的勸返點留待自取,減少面對面接觸,降低人員流動帶來的危險。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成功接單3985次。
抓督查樹典型促服務
針對居民反映的個別單位值守人員防控措施落實得不規(guī)范等問題,修武縣派出紀檢監(jiān)察人員明察暗訪,加強督導督查力度,先后對存在問題的單位和部門發(fā)出交辦單22 份,對部分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進一步落實防控責任,加強值班紀律,傳導防控壓力。
除了硬碰硬、敢于揭短外,督查人員還倡樹典型,先后表揚了財政、統(tǒng)計、科協(xié)、公安、發(fā)改、農業(yè)農村、自然資源等先進單位,防控措施抓得實、做得細,對過往人員嚴格管控,小區(qū)居民憑掃小區(qū)二維碼通過進出。其中,盛華苑小區(qū)勸返點值班人員堅持義務為小區(qū)內尚處于居家醫(yī)學觀察人員,提供上門送菜或生活用品服務,確保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
自2月9日熱線電話開通以來,共計接聽熱線電話1026個,反映咨詢問題1001項,已全部解決。其中,現(xiàn)場解決951項,轉辦解決47項,工作提醒3項。
修武縣在嚴抓疫情管控工作的同時,為城區(qū)居民群眾提供了熱線咨詢、政策解讀、紓解民困等多種為民服務,確保了各項訴求做到了“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用民生溫度,凝聚起打贏兩場硬仗的強大力量,構筑起一道道堅固的戰(zhàn)“疫”防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