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0日電(記者郝玉)今年春節(jié),對米拉迪力·麥麥提阿伍拉來說,肯定格外難忘。這個來自新疆和田的小伙子,將留在江西南昌,度過26年來第一個沒有家人陪伴的大年三十。
春節(jié)臨近,南昌市高新大道人已漸少,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門口貼上了休息的告示。順著路一直往里走,北京東路169號還亮著燈,門口寫著:南昌阿布瑞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屋內,總經理米拉迪力的辦公桌已經被堆積如山的干果禮盒淹沒,他顧不上抬頭,一個一個仔細核對收貨人的地址。
“今年我們公司推出了新產品,一個月就賣了一萬多盒。趕上這次發(fā)貨任務重,我也體會一下江西過年有啥不同。”米拉迪力說。
因為有兩個故鄉(xiāng),很多熟悉米拉迪力的人,都習慣稱他“贛疆青年”。他的第一故鄉(xiāng),地處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南端,也是他出生的地方——和田地區(qū)策勒縣。第二故鄉(xiāng),距離新疆4000多公里之外,他創(chuàng)業(yè)奮斗7年的城市——南昌。兩個地方,山水、民俗不同,卻共同承載了米拉迪力追夢的歷程。
2013年,米拉迪力離開家鄉(xiāng),考取江西科技學院。預科學習期間,身邊不少同學的疑問讓他感到吃驚:“新疆人跳舞是不是都會扭脖子”“你上學是騎馬還是騎駱駝”……
面對大家的好奇,米拉迪力哭笑不得,也因此心生讓內地朋友了解新疆的愿望。
2014年,米拉迪力和同學合作拍攝的微電影《做夢都想》殺青,這部匯聚52個民族演員、講述大學生青春故事的微電影在全國多所高校、電視臺及網站播放,800人的首映式座無虛席。
拍電影的日子里,米拉迪力家中寄來的切糕成為大家爭搶的美味,這也啟發(fā)米拉迪力:“如果大家愛看新疆故事,那新疆美食也一定不會遜色。”
電影拍攝結束后,米拉迪力在南昌注冊公司,主打新疆紅棗品牌“駱駝教授”,還發(fā)起了“新絲路創(chuàng)客駝隊”項目,匯聚北京、上海、杭州等47個城市的新疆籍大學生資源,聚攏兩萬微信粉絲。
創(chuàng)業(yè)不易,可這群“愛折騰”的年輕人十分幸運,“剛起步時,趕上國家政策支持,學校給我聯系客戶,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免費給場地。”米拉迪力說。
受益多方支持,米拉迪力團隊和新疆700多家農戶建立產地直接采購合作關系,幫助新疆農戶年均收入增加5000元,影響6000多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2017年,他從人民大會堂捧回“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在外漂泊多年,米拉迪力已把南昌視為第二故鄉(xiāng),他喜歡逛這里精美的瓷器店,也喜歡駐足在八一起義紀念館;口味由“手抓肉”“烤包子”逐漸變?yōu)?ldquo;白糖糕”“炒粉”。
兒行千里母擔憂,眼看就要過年,母親打來的電話也多了起來。不過,米拉迪力的初心不改:“還是以工作為主,我很知足。今年不回家,也是想著努力多賺點錢,以后在南昌買房,把父母接來過年。”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