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近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交匯點,在實現(xiàn)強國夢的新征途,如何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將百年大黨建設成新時代的強黨,并始終成為時代先鋒和民族脊梁,是我們黨必須直面并解答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塑造新時代黨員干部的人格是可行的路徑選擇,應立足現(xiàn)實,堅持問題導向,重點關注三個維度。
基層維度?;鶎狱h員干部奮斗在“三大攻堅戰(zhàn)”的最前沿,他們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執(zhí)政黨人格形象的代言人。黨員干部的人格塑造應重點關注基層維度。首先,要加快啟動對基層干部的心理健康干預工程,把加強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作為基層黨支部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不斷提升基層干部的心理素質。其次,要把對基層干部的心理輔導與人格塑造有機融合起來,堅持黨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以科學的心理輔導手段為載體,將基層黨員干部個人的心理需求、人生坐標與黨的宗旨、黨所引領的新時代民族復興事業(yè)緊密結合起來,強化使命擔當。要培養(yǎng)基層干部質樸的民生情懷,把“以人民為中心”真正內化于心,要沉下身子,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心聲,真正成為基層群眾的貼心人。在此基礎上,還應制定相關制度和政策,給予基層黨員干部以人文關懷。改進與完善對基層干部的政績考評機制,逐步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把給基層減負真正落到實處,為基層黨員干部的人格塑造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持,這也是激發(fā)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的一種有效途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要“捆住一些人亂作為的手腳,放開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手腳,把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激發(fā)出來,形成建功新時代、爭創(chuàng)新業(yè)績的濃厚氛圍和生動局面”。
家庭維度。家庭是人格塑造的文化中介,是社會最有可能發(fā)展其模式的地方。其功能體現(xiàn)為: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自古以來,縱觀被載入史冊的眾多品格高尚的偉人,其非凡的人格魅力無一不是從淳樸的家風、良好的家教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孕育而成的。而反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紀委披露的大量落馬干部的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人格失落多半在8小時之外,始于家庭,也毀于家庭,貪腐案件涉及家庭成員的比例高達60%以上。廣大黨員干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的領航者,同時又是家庭之師,首先要率先垂范,加強個人修為,正確處理公與私、黨性與親情的關系。其次,要切實履行家庭教育的責任,尤其要重視紅色基因的代際傳承,營造多黨員家庭人格塑造的示范平臺。多黨員家庭結構及其家庭模式的獨特性為家庭維度的人格塑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此,黨員干部家庭要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的紅色家風,努力營造學習型家庭與示范型家庭。此外,家庭場域的人格塑造應創(chuàng)造性地汲取中國傳統(tǒng)家庭文化優(yōu)秀元素和成分,傳承優(yōu)良家風,助力新時代黨員干部的人格培塑。
媒體維度。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在人格塑造中有著十分重要的風向標作用。主流媒體首先要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神圣使命,堅守媒體的社會責任,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積極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媒體品牌欄目,為黨員干部的人格塑造提供有力的軟環(huán)境支撐。近年來由中宣部、文明辦與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傳媒聯(lián)合打造的“英雄烈士譜”“新時代楷模”“改革先鋒”“道德模范”等品牌欄目對英雄情懷、家國情懷與利他情懷的贊譽與傳播,深受民眾喜愛。同時代先進人物的人格示范具有極強的穿透力與影響力,對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既映出了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也啟迪人們,先進人物的人格并非遙不可及,其示范和感召效應正是新時代黨員干部人格塑造的方向。其次,媒體應擔負起監(jiān)督職責,并善于引導民間輿論場的正能量傳播。在實施輿論監(jiān)督過程中,媒體人必須堅持客觀公正的職業(yè)操守。隨著自媒體的發(fā)展,人類已經邁入了人人都能發(fā)聲的新媒體時代。網(wǎng)絡、社交媒體的問世為民間輿論場的形成提供了廣闊的傳播空間,每個網(wǎng)民都是雙重身份,既是受眾,又是傳播主體,其在網(wǎng)絡空間和朋友圈的點贊、評論或分享等方式,構成了特殊形式的“輿論集散地”,這個大眾心理場的影響力和聚合力不可小視。因此,媒體人要順應媒體發(fā)展態(tài)勢,加強技術研發(fā),不斷拓展傳播渠道,鼓勵網(wǎng)民及時洞察身邊的點滴美好和感動等正能量事件,積極予以傳播,使其感染力真正入腦走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