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雙眼雙臂仍要把被子疊成豆腐塊,面對采訪,杜富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倒在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該如何對待他?”杜富國自己回答說:“讓他自己爬起來!”
杜富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問題“叫板”,與困難“較真”,即使失去雙眼雙手,也能贏得群眾掌聲。黨員干部要從杜富國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立起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獨立擔當?shù)暮脴幼?,勇敢面對生活的苦、工作的難。
不能風一吹就垂頭喪氣,失去信心。沒有眼睛、失去雙手,要把被子疊成豆腐塊,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杜富國愣是跪在床上,用殘肢捋平被子,最終一氣呵成,這熟悉的動作不知經(jīng)過多少次反復的練習。面對記者的驚嘆,杜富國回應說,“自己做,會有一種成就感。”一句輕描淡寫的回復背后盡顯杜富國敢于向問題“叫板”、與困難“較真”的勁兒,也正因為這股勁兒,才使他找到化解難題的路徑,一步一步走出困境,走向獨立。
不能雨一淋就斷枝掉葉,一蹶不振。負傷后,杜富國沒有封閉自己,而是努力與外界聯(lián)系,從手眼不便,到現(xiàn)在能用微信與戰(zhàn)友聯(lián)系;從剛開始坐輪椅,到現(xiàn)在可以跑3公里、5公里、10公里……點滴的小故事,盡是杜富國學會獨立面對的印證。相形之下,一些黨員干部久居廟堂,或高枕無憂,或及時行樂,或用物質(zhì)和關(guān)系彌補能力上的缺陷,不僅漠視了民利,也腐蝕了黨性。面對挫折,要鼓起勇氣,“苦難磨煉一些人,也毀掉一些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黨員干部抗摔打的能力、居安思危的意識、越挫越勇的信念永遠不能丟,要傳承下去,發(fā)揚好、弘揚好。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一個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倒下去,但他還活著,怎么對他?就是“要讓他自己站起來,自己爬起來,自己從生離死別的痛苦中掙扎出來。”杜富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lǐng)”。要杜絕光“說”不“做”的“假把式”,要將整改落實化為行動自覺,少些“怎么干都不成”的抱怨,多些“怎么干才能成”的思考。要把心思放在“困難中找辦法”上,把精力灌注到“為民服務解難題”中。(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1126/1068247.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中共黎平縣委組織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