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鏡子,就是要看看自己的衣著形象是否整潔端正,思想認識和行為是否出現了偏差,及時“修整”、完善。
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但少數同志照鏡子卻變了味,時常自我感覺良好,自我膨脹、自欺欺人,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不足,找不到差距,以“寡人無疾”蒙蔽自己,諱疾忌醫(yī)。這樣“照鏡子”,把不住問題的脈、點不到矛盾的穴,照鏡子找差距成了走過場。
照鏡子,最怕雨打芭蕉,風過無痕。故弄玄虛地擺架式、做樣子、表態(tài)度,一掠而過、走馬觀花都照不出真實的自己。只有敢于素面朝天,不對疤痕涂脂抹粉,更不能通過“整容”悅人耳目,對缺點和錯誤多往深處照、細處照,不藏著掖著,把真實的一面照出來,才能“找出差距”大檢修、大掃除,達到“修身正己”的目的。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拋開面子、對照黨章,對照廉政準則,對照群眾期盼,對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照實、照到位,把缺點看得清清楚楚、把問題看得真真切切,才能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