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坡: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病人考慮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陳壽坡: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病人考慮

央視網消息:因小時候自己患病,便立下當一名醫(yī)生的志向,從此,陳壽坡總是推己及人,為患者考慮。“救死扶傷”,便是他一生的信條。

作為一名醫(yī)者,提升自己的醫(yī)學水平,就是為患者負責。陳壽坡在救死扶傷的路上,一直在學習。他1949年考入燕京大學生物系醫(yī)預科,后轉入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畢業(yè)后考取了著名內科學家張孝騫教授的首批研究生。1964-1965年,他又在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進修。51歲的他,還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潰瘍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胃腸病學科訪學。

作為內科學專家,1981年,陳壽坡教授在國內最早開展胃腸激素的研究,建立了胃泌素、胰多肽等放射免疫測定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展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研究并提出有效根治的用藥方案。1992年他獲原衛(wèi)生部科技進步獎,199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如今這位耄耋醫(yī)者已91歲高齡,他用自己的人生閱歷,述說著醫(yī)者的智慧和對醫(yī)學事業(yè)的熱愛,這些閃光點將激勵后來者砥礪前行。

1

對話陳壽坡:要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

問:您是什么時候萌生出學醫(yī)這個念頭的?

陳壽坡:這個念頭很小就有了。我在農村生活的時候,那里根本沒有正規(guī)的醫(yī)生,老百姓一生病,很無奈的。我小時候一到夏天就犯瘧疾,發(fā)病開始時冷得哆哆嗦嗦,抖得厲害,祖母就給我蓋上被子,裹上以后不久,接著就高燒。那時農村也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父親知道以后,從上海托人帶來金雞納霜丸給我吃,但是夏天蚊子多,還是經常犯。

因此,我知道得病后沒有醫(yī)生是很苦惱的。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覺得醫(yī)生很重要,沒有醫(yī)生不好,“當醫(yī)生”這種很樸素的想法自然而然產生了。

問:請您談談協(xié)和的住院醫(yī)師培訓制度。

陳壽坡:住院醫(yī)師培訓制度在協(xié)和是要求比較嚴格的,它有很多規(guī)定。我當了將近6年的住院大夫,就住在現(xiàn)在的老樓15號樓4層,那是我們住院醫(yī)生的宿舍,吃飯就在食堂,包括理發(fā)都在醫(yī)院。

住院醫(yī)生是24小時負責制,負責的病人24小時內不管有什么情況,都得來處理。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BP機,我們協(xié)和有信號燈,每個大夫編一個號,信號燈是電話總機室控制的。哪個病人有事了,你不在病房,護士就打電話到總機,說找某某大夫,總機一查你是多少號,他就發(fā)信號,全院很多地方都有信號燈,都是連著的,一看見自己的號一閃一閃在亮了,就知道在找你。打電話到總機問是哪兒找,就趕緊過去。不止白天,包括夜里也得去,這個要求很嚴格。如果找不著你,病人沒有人管,那第二天科主任就要來找你訓話了。

還有寫大病歷,如果住院醫(yī)生手下有實習大夫,那么大病歷是實習大夫寫,但住院大夫要寫一個入院志,比大病歷簡明扼要一些。不管病人幾點鐘來,比如夜里兩三點鐘來的,住到我管的床位了,那么第二天早晨主治大夫查房之前必須得寫好大病歷,否則主治大夫沒法查房。這都是規(guī)定,不用誰說,實習大夫、住院大夫都會這么去做。還有做檢查,抽腹水、抽胸水,住院大夫必須親自操作。

這個制度聽了好像很不合情理,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我的體會是,就是叫你密切觀察病情,病人一旦有病情變化,你能夠及時了解。讓你在床邊待個五六年,你的經驗就積累起來了。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慢慢升到理性認識,醫(yī)學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成長了。當然制度不能一成不變,不是說老協(xié)和什么都好,但是它的出發(fā)點是很明確、很好的。

2

張孝騫(前排左一)參加消化內科病例討論,后排左三為陳壽坡

問:大查房中有讓您印象特別深刻的病例嗎?

陳壽坡:有一個病人給我印象比較深刻,那個也體現(xiàn)了老教授考慮問題比較全面。那個病人總是有點低燒,但找不到原因,后來就拿到大查房來了。大家聽完病例匯報后,覺得確實很難判斷。張孝騫主任說,我們再看看病人。我記得很清楚,張主任給病人查體后說,他覺得好像心臟有點雜音,但不是很明顯。心內科的大夫也去聽,當時方圻大夫也在,說他也聽到有雜音。后來大家一討論,認為這個病人有心臟病。張主任懷疑可能是風濕性心臟病的并發(fā)癥——亞急性心內膜炎。心內膜炎一般不難診斷,但這個病人因為他就是個低燒,心臟雜音不是很明顯,所以都忽略了。

經過討論以后,張主任讓做血培養(yǎng)、照心臟X線,結果血里面確實就培養(yǎng)出細菌,心臟X線顯示心臟稍微大一點,所以確診就是風濕性亞急性心內膜炎,是比較危險的一個病。后來經過靜脈點滴青霉素治療,病人的低燒慢慢就消掉了。

協(xié)和強調年輕大夫一定要打好基本功,什么是基本功呢?體格檢查就基本功的重要一部分。張主任是一定要親手、親自查體,不是光聽匯報,他要親自動手去聽、去摸。張主任常常講,病人是個人,人是個整體,你看病不能局限在一點。病人可能跟你說肚子疼,但是他除了肚子的問題以外可能還有別的問題,一定要想到別的地方去,不能他說肚子疼你就光想肚子,他說咳嗽你就光想肺,那不行的。

問:您是一個勇于探索新事物的人。

陳壽坡:我到國內外參加學術會議,比較注意有沒有新的東西報道,有新的,我能夠引用的,我盡量把它引進來用,我希望把人家好的經驗、好的研究結果引用到我們自己的工作里面來。

1983年,我從學術會議上了解到了幽門螺桿菌,它與好多慢性胃病都有密切關系。因為我主要側重搞胃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對這個也比較敏感。我就開始做幽門螺桿菌的工作,建立了一些檢查的方法。因為幽門螺桿菌很難培養(yǎng),消化內科那時沒有這個條件,我就去找當時檢驗科的陳民鈞主任。正好她也想做這個,我們倆一拍即合,她來創(chuàng)造條件做培養(yǎng)。就這樣,我們醫(yī)院里也能培養(yǎng)幽門螺桿菌了,還有其他的檢查方法。所以協(xié)和可以說是在國內最早做幽門螺桿菌工作的單位。

問:從醫(yī)這么多年,您有沒有印象深刻的醫(yī)患故事?

陳壽坡:有一個女病人,姓張,她有慢性胃炎,開始看的別的醫(yī)生,讓她做個胃鏡,取黏膜活檢,病理報告顯示有中度不典型增生。過去一般的概念認為不典型增生是胃癌早期的一種病理改變,所以那個大夫就積極地主張她手術,把大部分胃切掉。結果那個病人不愿意做手術,她掛了我的號來找我。按照協(xié)和的病理標準,如果是報告重度不典型增生,那就表明可能是個早期胃癌,就必須做手術。我跟她說,你是中度不典型增生,可以觀察觀察,每三個月做一次胃鏡,你愿意不愿意?她一聽可以不做手術,就說愿意。結果過了一年,她確實沒什么事,所以她也很高興。后來我說,胃鏡不用做得這么勤了,可以半年做一次。這個病人就一直掛我的號,來門診復診,她一直跟我保持聯(lián)系。2018年2月份,她的女兒給我打電話,說老太太活到96歲,已經去世了。

我覺得醫(yī)生有時候要替病人考慮。病人不愿意手術,確實切掉胃以后對消化是有影響的。我說允許觀察,但不是說她沒有事,她是有事,但可以允許密切觀察,這樣對病沒有耽誤,對病人也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3

1970年,陳壽坡(中)在桂林南溪山醫(yī)院工作時為越南病人查房

問:您覺得怎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醫(yī)者?

陳壽坡:合格就是好醫(yī)生了,要做個好醫(yī)生,我覺得一個基本的條件是要熱愛本職工作,不要好高騖遠。醫(yī)生服務的對象是病人,要把病人服務好,首先你得自己有本事,你必須要掌握好醫(yī)學知識。熱愛本職工作以后,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力量化到本職工作里去了。

第二,要有意識地去不斷提高技術,怎么辦呢?看書、參加學術會議,吸收人家好的經驗。另外要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要花點心思做一些科研、做一些病例分析,寫寫文章。

最后,對病人的態(tài)度很重要,也就是我們的服務思想。張主任經常跟我說,要跟病人交朋友。你如果看見病人只有幾句話應付過去了,人家病人還沒說完呢,你處方都開好了,那病人首先對你的印象就不好。設身處地替病人想一想,我覺得這也很重要。(實習編輯:符洪銚 通訊員:董琳 王璐)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