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生的價值不在于向社會索取了什么,而在于為社會貢獻了多少。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體現(xiàn)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中。這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根本要求,更是新時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執(zhí)政70周年的重要時刻,全黨上下正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對全黨同志提出了“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和“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chuàng)業(yè)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標。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yǎng)初心,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我們勝利前進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識踐行初心,永遠銘記人民是共產黨人的衣食父母,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勤務員,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
守初心、擔使命,要在立場上和人民群眾一致。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根本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力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中國共產黨一經(jīng)成立,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寫在了黨的旗幟上。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二十八年的武裝斗爭中,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波瀾壯闊的探索實踐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光輝歷程中,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九十八年、執(zhí)政七十年的宏大偉業(yè)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最高標準,始終如一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黨的群眾路線。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代表人民利益,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我們黨永葆生機和活力、永葆青春和戰(zhàn)斗力、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紅色基因。1934年1月,毛澤東同志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著重論述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提出,“革命戰(zhàn)爭是群眾的戰(zhàn)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的講話中強調:“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lián)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毛澤東同志的講話強調了我們黨和黨的隊伍始終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黨的觀點,黨的主張,黨的意志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xiàn),黨員干部要堅持對黨負責和對人民群眾負責的一致性,有的黨員干部把黨的立場和人民群眾的立場割裂甚至對立,是完全錯誤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必須做到教育和實踐兩手抓,使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是否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檢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同人民群眾一塊過、一塊苦、一塊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變,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丟。要堅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為師,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黨的一切工作,都要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守初心、擔使命,要在感情上和人民群眾貼近。習近平總書記在索契冬奧會接受專訪時談到,“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巍?rdquo;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時說,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服務、責任、擔當、無我、奉獻”,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擔當,體現(xiàn)了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fā)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鄭板橋的詩句,教育黨員干部要察民情、聽民聲,知民憂,解民苦,多為民謀幸福。感情體現(xiàn)立場,立場決定行動。群眾在我們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到當年上山下鄉(xiāng)時陜西延安延川梁家河看望父老鄉(xiāng)親,他說了這樣一段話,他說那時候我離開了梁家河,人雖然走了,但是我的心卻留在那里。那時候我就想,以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樸素的話語里包含了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心向背定成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帶著真摯感情去聯(lián)系群眾,帶著深厚感情去做群眾工作,才能接地氣,得民心,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了長征時期“半床被子”的故事。紅軍長征時期,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看到徐解秀家連一床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一名女紅軍用剪刀將這床被子剪開,將半床被子留給了徐解秀。“什么是共產黨人?共產黨人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用這個故事來講述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與人民同甘苦共患難,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初心體現(xiàn)黨心,初心連著民心。黨員干部要永遠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在群眾工作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帶著感情去工作,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實意幫助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
守初心、擔使命,要在行動上向先鋒模范人物看齊。在今年的7月1日黨的生日這一天,新華社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干部。2018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yè)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干,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yè)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犧牲在扶貧路上,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壯麗之歌,體現(xiàn)了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黃文秀的先進事跡,追授她“時代楷模”稱號。截至2017年,全國共有19.5萬名第一書記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一線。像黃文秀一樣,駐村黨員干部全身心撲在扶貧事業(yè)上,用真情奉獻與群眾打成一片,以使命擔當兌現(xiàn)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諾言,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為人民辛勤奉獻,青春才能亮麗。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數(shù)革命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斗,不怕犧牲。在和平建設和改革的時期,一大批優(yōu)秀共產黨員勇于奉獻,勇于擔當,涌現(xiàn)出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沈浩、龔全珍、張富清等共產黨人的模范代表。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犧牲的千百萬革命先烈是中國的脊梁,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時期偉大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是中國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人民才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中華民族才能夠闊步邁進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康莊大道上。雷鋒同志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被譽為“鐵人”的王進喜說:“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孔繁森同志說;“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新時代,張富清、黃大年、王繼才、廖俊波、杜富國、李保國、鄒碧華、蘭輝、羅陽等英雄模范為了黨的事業(yè)、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的利益堅守初心使命,敢于擔當作為,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精神境界,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優(yōu)秀黨員和時代楷模。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共產黨員把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生命實踐著黨的群眾路線,為廣大黨員干部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古希臘神話中的安泰是一位著名英雄,他力大無比,當時沒有人能與他抗衡,安泰為什么力大無比呢?原來力量是來自大地母親。他每次與敵人決斗遇到困難時,便往大地母親身上一靠,就獲得無窮的力量,從而戰(zhàn)勝對手。而他一旦脫離大地母親的支持,就會被敵人抓住弱點,就會被敵人打敗。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七十年的實踐證明,黨執(zhí)政的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該看到,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有,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依然復雜嚴峻,如果不嚴加防范、及時整治,久而久之,必將積重難返,小問題就會變成大問題、小管涌就會淪為大塌方。黨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遠,決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人民是我們事業(yè)的根基和命脈,群眾中蘊藏著無限的力量,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們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就能激發(fā)出強大的創(chuàng)新活力。黨的執(zhí)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黨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善于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才能長久地執(zhí)好政、用好權,為人民所擁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在于黨員干部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南,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體現(xiàn)到黨的全部奮斗之中,體現(xiàn)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而努力奮斗。楊朔在《荔枝蜜》一文中說,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共產黨人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積極奉獻,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