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奶奶”姜淑梅60歲學識字,75歲學寫作,80歲學畫畫。到了82歲,她已寫下近60萬字,畫了上百幅畫,出版了5本書,從“文盲” 轉(zhuǎn)為“網(wǎng)紅作家”。
歲月不老人易老,但“老”絕不是無為的代名詞,更非人生已無任何可能,姜奶奶的勵志故事便是最好的奮斗模樣。這樣的故事還很多,如天津81歲“學霸奶奶”薛敏修完成天津大學本科進修,會五種語言,懂P圖操作。再如,河南古稀老人柳玉春全靠自學,四戰(zhàn)高考,仍執(zhí)著地追尋心中的大學夢。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奮斗不分年齡性別、不論學歷職業(yè)、不分出身信仰,“奮斗”二字永遠都是最亮麗、最動人的字眼。若無奮斗,近代中國170多年的屈辱史如何抹去?若無奮斗,新中國70年的光輝歷程怎會產(chǎn)生?若無奮斗,“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憑啥達成?于國如此,于個人亦是這樣,奮斗的人生不一樣。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肯堅持,草根努力亦能出彩,平凡人生也會自有詩意,如米苔花也有高光時刻。
無奮斗,不青春。然而,網(wǎng)絡(luò)上盛行的“第一批90后已經(jīng)XX”式的“喪系”表達,朋友圈蔓延的“人生太南了”的“南系”格調(diào),現(xiàn)實中“有也行,沒有也行,看淡一切,不求輸贏”的“佛系”心態(tài),讓我們目見不思進取的病態(tài)面貌,耳聞自甘墮落的靡靡之音,身感得過且過的消極沉淪。“喪系”也好,“南系”也罷,“佛系”也無所謂,如若只是一時放松自我、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的調(diào)侃、吐槽、發(fā)泄,僅是說說而已,那倒也無礙大事。怕就怕真的喪失奮斗精神、丟掉奮斗意志、缺失奮斗情懷,那才是人生、國家、社會最大的“敗系”。
“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惟有奮斗,才會成就真的英雄。這山河盛世,已如你我所愿,生活于這樣一個美好時代,置身于這樣一個自豪國度,耄耋老人尚且“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年輕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奮斗呢?莫道桑榆晚,奮斗正當時,“奮斗”是奮斗者的通行證,只要開始,何時都不為晚,我們一起去奮斗吧?。ㄘ熅帲河诖?;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1010/1061738.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