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xù)前行的力量。
“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禮贊中國的昨天,深刻把握中國的今天,豪邁展望中國的明天。鏗鏘有力的話語,彰顯了一個大黨的堅定信念,激揚起一個大國的雄心壯志,昭示著一個民族的光輝未來。
踏平坎坷成大道。70年風雨兼程、70年山河巨變,人民共和國再一次挺立于新的歷史起點。
(一)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剛剛過去的國慶,中國人民前所未有地抒發(fā)著愛國熱情。
“祖國的慶典,人民的節(jié)日”。電視機前,國慶閱兵和聯(lián)歡的精彩畫面激起億萬國人的豪情。天安門廣場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虎賁云集、戰(zhàn)車浩蕩、戰(zhàn)機翱翔,人民群眾以歡歌熱舞祝福共和國、謳歌新時代。這個國慶,人們充分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充分感受到新中國的進步,充分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幸福!
“共和國的大廈是靠一塊塊磚壘起來的”。國慶期間,《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掀起觀影熱潮,票房創(chuàng)造歷史新高,成為“史上最強國慶檔”。這些影片,以兼具燃點和淚點的中國故事,激發(fā)著觀眾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家國情懷,也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
有網友感慨,“總說中國人不太浪漫,我們的浪漫是家國情懷。”這些天,神州大地到處都是歌唱祖國的旋律,朋友圈里人們紛紛把國旗作為頭像,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的事跡廣為傳頌……愛國的熱情匯聚成汪洋大海。這感情發(fā)自心底,真實、由衷、熾熱。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fā)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未經黑暗,便看不到光明的可貴;歷經磨難,才深知復興的意義。
人們不會忘記,1900年,燒殺搶掠北京城整整3日的列強軍隊,大搖大擺地在紫禁城里舉行閱兵。“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華民族曾經幾近亡國滅種的邊緣。
人們更加清醒,新中國70年大慶正逢國際上一些勢力對中國打壓遏制之際,這從反面深刻教育了人們,激發(fā)起國人愛黨愛國的巨大熱情,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人們愈發(fā)堅定,“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fā)出來去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百年來的回響、億萬人的渴望,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休想阻擋也阻擋不了。
“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前進征程上,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yōu)勢,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開放以來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前進征程上,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團結奮斗,始終站在人類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二)
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饋以最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最壯麗的日出。
70年砥礪奮進,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勇毅篤行,于無路處蹚出新路,于荊棘中開辟坦途,把一個個困難踩在了腳下,把一個個勝利刻在了歷史深處。70年春華秋實,奠定了我們的信心和底氣、堅定了我們的決心和勇氣,更激勵著我們繼續(xù)書寫把困難當作前進階梯的奮斗新史詩。
面向未來,我們不敢有絲毫的自滿。
遠眺前路,有開闊水域,也有急流險灘;有江河歸海,也有亂云飛渡。一方面,“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但仍未達到全球人均水平;科技創(chuàng)新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和標志性成果,但許多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依然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水漲船高”,但發(fā)展還不平衡、不充分;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增多,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體量越來越大的中國,不可避免會遭遇新的風險挑戰(zhàn),甚至打壓遏制。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古訓,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歷史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以“永遠在路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警示全黨不能喪失革命精神,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激勵全黨全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面向未來,我們懷有無比的自信。
回首來路,猶記得,1949年中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一個幾無工業(yè)基礎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多久?帝國主義虎視眈眈。2018年,這一數字已超過9億噸,占世界產量的一半。中國更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lián)合國產業(yè)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yè)門類的國家。“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是一個國家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奇跡。猶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歷史終結論”大行其道,“中國崩潰論”隨之而起。幾十年過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沒有崩潰,反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自信的中國永遠在這兒!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今天,我們的各種優(yōu)勢已經進入了持續(xù)釋放階段,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各項舉措不斷打開新局面,國家潛力轉化成現(xiàn)實力量的進程不可逆轉。
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