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黨旗紅】家國相依赫哲人永遠跟黨走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邊疆黨旗紅】家國相依赫哲人永遠跟黨走

f44d305ea14a1eef03fd3a

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交匯的平原上,有一個全世界唯一以魚皮制衣而聞名的少數(shù)民族——赫哲族。歷經(jīng)千年,漁獵為生的赫哲族人如今正邁向全面小康。記者走進同江市八岔村時看到,這里的赫哲族人民已搬進獨棟別墅,2018年當?shù)厝司兪杖胍堰_兩萬多元。

在近代,赫哲族與國家的命運緊密交織。

八岔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告訴記者:“抗戰(zhàn)勝利后,赫哲族人在中國境內(nèi)僅剩近300人。”

據(jù)介紹,“九一八”事變后,赫哲族奮起抗擊侵略者,很多赫哲族青年參加了東北抗日聯(lián)軍。日本侵略者為了防止赫哲族人“通蘇”或參加抗日聯(lián)軍,把八岔村附近的赫哲族人集中關押在江邊的沼澤地區(qū),讓赫哲族人民自生自滅。由于生存環(huán)境惡劣,疾病蔓延,三分之一的赫哲族人沒能看到抗戰(zhàn)勝利的那一天。

尤明國說:“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國家給予赫哲族極大的幫助和關懷,八岔村的人口迅速恢復,目前共有198戶502人,在全國來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我們赫哲族人口共有5354人,人口增長了近20倍。”

生長在紅旗下的赫哲族人,不僅人口得到了恢復,其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傳承中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

王海珠從小生活在八岔村,母親是八岔村第一代教師,曾參與編寫了赫哲族通用詞典等民族文化叢書,在家庭的熏陶下,王海珠開辦了赫哲族手工藝培訓班,研發(fā)制作魚皮畫、魚骨飾品等工藝品。赫哲族是世界上唯一使用魚皮制衣的民族,魚皮衣上的各種圖案和符號,記載和傳承著幾千年前的民族文化。

王海珠告訴記者:“赫哲族雖然沒有文字,但是有自己的語言,我母親那一輩人用漢字和國際音標把很多民族語言、符號翻記錄標注,這是我學做魚皮衣時候的工具書。”

在八岔村小學的展覽室里,學生和老師組成了手工興趣小組,用魚皮作畫,用魚骨創(chuàng)作,繼承和發(fā)揚赫哲族的傳統(tǒng)文化。

近年來,八岔村赫哲群眾通過發(fā)展規(guī)模種植、特色養(yǎng)殖、文化旅游等產(chǎn)業(yè)實現(xiàn)了增收。2018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1840元。

如今的八岔村,隨處可見一幢幢白墻藍瓦、中西合璧的新居。白色及膝的圍欄間隔,讓這里更具田園風情,使人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昔日泥濘不堪的崎嶇小巷變成筆直寬敞的水泥馬路,往日靠吃救濟的貧困村變成了省民族團結先進村、新農(nóng)村建設示范村。

“如果沒有新中國,我們赫哲族人就不可能出現(xiàn)在五十六個民族之列,說不定已經(jīng)滅絕了,更談不上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赫哲族人永遠感黨恩,跟黨走。這不是口號,是大家的心里話。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我們赫哲族人一定奮發(fā)圖強,不拖后腿。”尤明國說。

責任編輯:李嬌校對:董潔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