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洪學智的胸懷和情懷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開國上將洪學智的胸懷和情懷

原標題:上將洪學智的身教故事

“黨最好!人民最好!老百姓最好!”

1959年,洪學智到吉林省擔任農機廳廳長,身陷逆境的洪學智對兒子洪虎講:自己犯了錯誤,工作有所調整,但革命不是為了當官,而是為了要為人民做事。我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崗位可以給人民做事,就應該好好地工作。

1960年,洪學智全家遷到吉林。那時是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人民群眾生活極為困苦。洪曉京回憶:“春天家里院子里的榆樹發(fā)芽了,就有人隔著院墻采榆樹葉,采了回去當糧食吃。每當爸爸看到這樣的情景,就讓人進到院子里來采。他嘆息老百姓生活不容易。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由于營養(yǎng)不良得了肝炎,和媽媽到吉林醫(yī)大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醫(yī)院的走廊里躺著好多由于饑餓引起肝炎浮腫的病人,面黃肌瘦,非常痛苦。爸爸看到這么多的病人,他心里很難受,一邊搖頭一邊自言自語說地嘆息感傷。

1971年春節(jié),三女兒洪煒終于打聽到父親的下落,帶著弟弟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登上了去金寶屯的火車。他們下了火車,又搭上農場拉煤的牛車,頂著刺骨的寒風,吱吱呀呀走了半天,才到了農場,見到了日夜思念的父親。在父親的小屋里,洪煒看到一群知青圍坐在父親身旁,聽他講人世的奇聞百態(tài),體會他豐富的閱歷;在他的炕頭上,總圍攏著一伙人,和他下棋,為輸贏爭得不亦樂乎??吹竭@些,她放心了,但一個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始終縈繞在腦海里:父親是被下放農場勞動改造的,農場軍管會曾三令五申要干部職工跟他劃清界限,但為什么農場的職工從老人到小孩都與他相處得這么融洽?農場派浙江知青孫炎鋒與父親同住一屋,本是來監(jiān)視他的,為什么他倆后來成了忘年交?為什么許多知青離開農場后,還經常給父親寫信,與他一直保持聯(lián)系?后來,洪煒終于找到了答案:父親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來自草根階層,與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幾十年的革命磨煉,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歷,使他對人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情;他以人民的解放為己任,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洪學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國家誰最好?黨最好!人民最好!老百姓最好!當年要不是老百姓推著小車支援前線,我們不可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我們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老百姓,不要忘記群眾。”

嚴格要求子女

洪學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深情的愛,強烈而深遠地影響著子女,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著他們的為人處世。洪學智工作非常繁忙,與子女在一起的時間并不多,但并沒有因此放松對子女的教育。他非常重視,注重從小抓起,從細微之處抓起。

在子女上小學的時候,每個學期結束后家里都要開家庭會議,針對子女的表現(xiàn)進行講評,學習好、表現(xiàn)好的還有獎勵。每年的八一建軍節(jié),洪學智夫婦總要把子女召集到一起,給他們講戰(zhàn)爭年代的經歷,教育子女不忘過去和苦難,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洪學智尤其注重教育孩子要勤儉節(jié)約。洪曉京回憶:“爸爸教育我們要愛惜糧食,吃飯碗里要吃干凈。掉在桌上的米粒,他會隨手撿起來吃了。他的言傳身教,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子女8人,衣服都是大的穿過,留給小的再穿。小學的時候,我的棉褲接了好幾處,褲腿、褲腰布都不一樣,膝蓋處還打了補丁。父母教育我們不要講吃講穿,要熱愛勞動;不要好吃懶做,好吃懶做是萬惡之源。小學的時候,我們住校,學校在郊區(qū),離家很遠。每星期回家,我們來回都要坐公共汽車,冬天手腳都凍僵了。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爸爸鼓勵我們離開八一學校,到地方上小學,接觸人民群眾的孩子,去掉干部子弟身上的‘驕、嬌’二氣。”

洪學智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子女在社會上的自立能力。他經常對子女說,人在社會上要有真才實學,不要指望依靠家庭、依靠父母,要靠自己。洪學智一生幾起幾落,并由此大徹大悟。他經常用自己人生的體驗教育子女,說:事物總是發(fā)展變化的,要看到事物的兩個方面。一個人在順境的時候不要驕傲、得意忘形,要想到會有不順利的時候;而一個人在逆境的時候也不要悲觀失望,喪失信心,要想到會有好轉的時候。洪學智教子有方,他的孩子個個爭氣,刻苦學習,事業(yè)有成。洪學智對子女既關心備至,又嚴格要求。

洪學智的女兒洪煒和丈夫金元都是清華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工作的。1978年,金元考取了清華大學研究生,1981年畢業(yè)。當時部隊醫(yī)院急需工科院校研究生,金元被分配到解放軍總醫(yī)院(301醫(yī)院)超聲科工作。洪學智對301醫(yī)院有特殊的感情,301醫(yī)院的創(chuàng)建浸透了他的心血。醫(yī)院初建時,他協(xié)商地方醫(yī)院,協(xié)和醫(yī)院調來了年富力強的技術骨干,這些人對301醫(yī)院的發(fā)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女婿金元到醫(yī)院報到后,洪學智非常認真地找他談話,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努力學習新業(yè)務新技術,認真鉆研,做出成績來;二是多聯(lián)系群眾,尤其要向老專家、老教授學習;三是少說話多做事。在301醫(yī)院,金元兢兢業(yè)業(yè),刻苦學習,努力鉆研業(yè)務,幾年時間里發(fā)表了17篇論文,與同事合作撰寫了《臨床超聲診斷學》等4部專著。他獲得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現(xiàn)代醫(yī)學分冊)中“超聲診斷”條目的撰稿人。1985年被評為副研究員。金元向洪學智匯報,說他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洪學智聽后說:“有啥好夸的,你就應當這個樣子嘛!”

由于科研成績顯著,1985年金元擔任了301醫(yī)院黨委常委兼科訓處處長,負責全院的教學和科研管理工作。1987年,總后勤部讓301醫(yī)院民主評議推薦副院長候選人,根據(jù)專家們的推薦,301醫(yī)院黨委將金元作為副院長候選人之一正式上報總后勤部。洪學智看到301醫(yī)院的報告后,把金元找來,問:“醫(yī)院推薦你當副院長,你知道嗎?”“開始我不知道,后來聽說了。”“我是總后勤部部長,如果我同意你當301醫(yī)院的副院長,我以后怎么領導301醫(yī)院的工作?這個問題你想過沒有?”金元說:“爸爸,你的想法我完全理解,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您,我也會這么考慮問題的。您放心,我還年輕,當不當副院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301醫(yī)院的科研和訓練工作抓好,落實您‘把解放軍總醫(yī)院辦成第一流總醫(yī)院’的要求。”“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副院長就不要當了,你今后的路還長著呢!”幾乎沒有猶豫,洪學智就把金元的名字從選人名單中劃掉了。

后來,金元一直在301醫(yī)院工作,最后的職務是醫(yī)院醫(yī)務部副主任。

捐助貧困學生

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洪學智都不可能在子女們的成長、教育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有時間,他都會與晚輩們交流思想,交流看法,時刻不忘把熾熱的情感投入到對年輕一代的培養(yǎng)和教育上。

一次,他看到《光明日報》報道首批高校收費生情況的文章中,特別提到北京大學一些來自革命老區(qū)的貧困學生學習刻苦,但生活的困難給他們學習帶來不便的情形。事情牽動了洪學智的心,他與老伴張文商量全家如何捐助貧困學生。洪學智夫婦感慨道:革命軍隊的發(fā)展始終沒離開過人民群眾的支持。當年我們都在革命老區(qū)打過仗,對老區(qū)的人民群眾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如今老區(qū)的孩子能考上北大不容易,我們就是節(jié)省點,也要為他們做些事情。于是,洪學智夫婦和子女中的6人通過北京大學有關部門,一幫一地捐助8名來自湖北紅安、山東沂蒙、四川、江西等老區(qū)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每逢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洪學智全家還給這些學生送粽子、送月餅,關心程度不亞于自己的孩子。

學生們被洪學智一家的真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表示要發(fā)奮努力學習,立志報效祖國。后來,這些學生中的多數(shù)在工作中取得了不錯的業(yè)績。洪學智吐露內心的樸實情愫:“我們力所能及做點實事,盡一份責任,關鍵的是通過對這些孩子的關心,激勵他們?yōu)檎衽d中華而奮斗。”

洪學智與妻子張文一共生了8個兒女,其中3男5女。這些孩子的出生與成長見證了革命歷史的進程。其中,1939年,在戰(zhàn)爭中為了不拖累部隊,怕被敵人發(fā)現(xiàn),帶領部隊轉移的洪學智夫婦緊急之下把長女洪醒華倉促送給當?shù)乩相l(xiāng)家先寄養(yǎng)著。直到1951年,他們才把女兒找了回來。洪學智曾語重心長地表示:“要教育后代熱愛祖國,繼承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這是我們不斷發(fā)展與勝利的法寶。”

生活中,洪學智的生活一直很簡樸,一身衣服,一雙布鞋一穿就是幾年;一日三餐也是簡單普通,從不浪費飯菜。老伴張文還自己納鞋底,做布鞋。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開國上將洪學智為黨為人民為祖國奮斗了一生,奉獻了一生,體現(xiàn)了他的胸懷和情懷

(來源:《黨史博覽》2019年第8期)

責任編輯:葉其英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