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類型: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 文件大?。?/span>0 MB |
來源:宣講家網 | 上傳時間:2023-03-24 09:53 |
標簽:岳西寬 一帶一路 中國發(fā)展 外交 六廊六路多國多港 | 下載次數:10265 |
岳西寬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中國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領導人在清晰把握國際政治格局的情況下,從容不迫下的一步好棋,是中國外交的一次華麗轉身。我們將從“中國發(fā)展成為世界巨人”、“一帶一路”倡議與“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及其戰(zhàn)略意義三個方面出發(fā),深刻闡述“‘一帶一路’是國家發(fā)展大戰(zhàn)略”這一主題。
一、中國發(fā)展成為世界巨人
(一)中國的工業(yè)化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用40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yè)化道路,經濟以幾何式、螺旋式的速度發(fā)展。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體會,中國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國:
第一,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2013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已超過美國,達到4.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是136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其中2018年前10位貿易伙伴,分別是歐盟(6660億美元)、美國(6300億美元)、日本(3175億美元)、韓國(3000億美元)、德國(1817美元)、澳大利亞(1504億美元)、俄羅斯(超過1000億美元)、印度(940億美元)、英國(793億美元)、法國(621億美元)。同時,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8年貿易額達到1.25萬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拉動中國外貿發(fā)展的新動力。
第二,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2018年,美國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中國13.6萬億美元,日本4.9萬億美元。從經濟總量、PPP購買力而言,中國也是世界第一。2018年全球十大吞吐量港口有七個在中國,包括舟山(7億噸)、上海(6.3億噸)、天津(5億噸)、香港(4.9億噸)、廣州(4.3億噸)、蘇州(4億噸)、青島(3.8億噸)。同年,中國雙十一網銷的銷售量達3733億人民幣;中國粗鋼產量居世界首位,為全球總量的51.8%;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生產2900萬輛汽車。制造業(yè)方面,2015年,中國產值占全球的26.7%,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國制造業(yè)產值等于美、日、德之和;2018年,中國制造業(yè)產值占全球的比例達35%。中國的煤產量、紡織品產量、電視機產量、電冰箱產量、摩托車產量、磷產量、銅消費量都是世界第一;并且,中國還是世界第一造船國、家具出口國、機床市場、鋼琴產銷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李昌鏞認為,亞太地區(qū)2019至2020年的經濟增速預計為5.4,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其中中國的貢獻率最大,對全球的貢獻率超過30%。在金融方面,中國已是連續(xù)多年外匯儲備世界排名第一的國家。世界十大銀行的排名中有四個是中國的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還設立了金磚國家銀行、上合組織銀行、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其中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又向絲路基金新增了1000億人民幣,向“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了600億人民幣的援助。
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設在北京,于2015年成立,注冊資本1000億美元。截至2018年底,亞投行已從最初的57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發(fā)展到遍布各大洲的93個成員國;已批準35個項目,覆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阿曼、土耳其、埃及等13個國家。
2014年,中國就已成為對外投資的資本凈輸出國,即對外投資的金額大于引資。2017年,中國對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236家境外企業(yè)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xiàn)投資1200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新增投資,合計達到143億美元,且2018年比2017年還略有增加。
人民幣成為SDR貨幣籃子,SDR即特別提款權。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宣布,人民幣符合SDR所有標準并批準進入,標志著人民幣成為第一個被納入SDR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且人民幣一進入SDR就排到第三,代表了中國的實力。
第三,中國的工業(yè)、科技發(fā)展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據統(tǒng)計,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yè)門類的國家,即按照工業(yè)體系完整度,中國已擁有39個工業(yè)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中國的完整工業(yè)體系的作用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外競爭力和國防軍事力量方面:一是能夠減少工業(yè)配套生產的成本,二是有利于生產質優(yōu)價廉的產品,三是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yōu)勢。
截至2018年底,中國高鐵達到2.9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2/3,高鐵運營已非?,F(xiàn)代化。2016年,國家發(fā)改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聯(lián)合發(fā)布了《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勾畫了新時期“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宏大藍圖,“八縱”即從北朝南八條線,“八橫”即從東朝西八條線。
(二)中國主導的區(qū)域性經濟組織
第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2017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貿易額達5148億美元,2018年達5878億美元,并且我們確立了到2020年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
第二,中俄雙邊貿易。中俄也明確了未來雙邊貿易的目標。2017年,中俄貿易是840億美元,2018年超過1千億美元,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2千億美元。
第三,中日韓自貿區(qū)。2002年,中日韓自貿區(qū)這一設想首次被提出。2012年8月,中日韓三國代表在青島舉行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第二次磋商會議,做好啟動談判的準備工作,且中日雙方計劃于同一年底開始直接用人民幣及日元進行貿易結算,但由于日本的“購島”行為而中止。直到2018年5月,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才為中日韓自貿區(qū)的談判合作打開了新局面。同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xié)議,才重啟了中日貨幣互為結算。
第四,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10+6”)。由東盟十國發(fā)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即“10+6”,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tǒng)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xié)定。這一自貿區(qū)成功實現(xiàn)以后,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量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其所涵蓋的區(qū)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qū)。
上一頁 | 1 | 2 | 3 | 4 | 下一頁 | 單頁閱讀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