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垃圾分類這件“小事”作出了指示,引發(fā)廣泛熱議。事實上,從北方地區(qū)冬季清潔取暖,到畜禽養(yǎng)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再到農村廁所革命等系列“小事”,一直牽動習近平總書記的心。小事不小,對“小事”的關心背后,是大寫的“人民情懷”。廣大黨員干部要看得見小事、做得了小事、干得好小事,要在小事中提升服務群眾的“段位”,從而不負使命,照見初心。
要著眼“一心”,緊盯群眾所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員干部奮斗的目標。而人民群眾的向往,常常就體現(xiàn)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里。要從辦小事著手,樹牢一心為民思想,從一件件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小事切入,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方方面面鋪開,哪怕小到一張身份證、一紙證明,都要認真做、馬上辦,真正為百姓謀福祉。要把小事辦實,增強一心為民信念,堅定“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的信心,把群眾的事辦好,讓群眾更方便更舒適,這樣他們才會津津樂道、念念不忘,也才深得民心。要把小事當鏡子,擦亮一心為民情懷,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春風化雨、細致入微,把使命貫穿到服務的始終,將初心照應在群眾的懷中,彰顯“高段位”價值。
要踐行“四力”,抓住群眾所求。小事不小,做好涉及群眾利益的小事,必須努力錘煉真本領,肯下硬功夫,做到“有求必應”。要練好眼力,洞察民生疾苦的痛處,洞察困擾民生癥結的難處,洞察群眾訴求的深處。要練好腦力,善于研判,開出治病療傷的“真藥方”,勤于思考,獻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精于創(chuàng)新,拿出呼應需求的“金點子”。要練好聽力,常聽民聲民意,讓小微之音也能聲聲入耳;少聽溢美之言,把“甜言蜜語”拒之門外;敢聽刺耳之言,讓勸諫直言入腦入心。要練好腳力,腿腳勤起來,經常性深入群眾、深入一線、深入現(xiàn)場,把問題發(fā)現(xiàn)在一線、矛盾化解在現(xiàn)場;步伐快起來,對基層問題反應要迅速,對群眾呼應回應要及時,讓“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成為習慣;腳印深下去,到問題和矛盾最多的地方去,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去,與群眾零距離、面對面,以踏石留印、抓鐵落痕的毅力,做好群眾交付的每一件小事,將真情烙在群眾心坎上,展現(xiàn)“高段位”風采。
要落實“八有”,滿足群眾所盼。做好群眾的小事,有時候要求很小很細,黨員干部服務的意識要“到位”,服務的結果要“到位”,自身的言行舉止更要“到位”,才能讓群眾的滿意“全方位”。待人有微笑,保持笑臉相迎、熱情相待,做到舉止文明、行為謙虛;說話有禮貌,對辦事群眾溫言以對,做到來有應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走訪有深入,深挖責任地、深耕責任田,做到心中有底、心里有數(shù);溝通有真誠,不擺架子、不說大話,做到感情真摯、關懷體貼;辦事有效率,思路清晰、行之有效,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成事有速度,今日事今日畢、不拖沓不拖延,做到雷厲風行、只爭朝夕。漏事有反省,小漏小改、大漏大改,不等待不敷衍,做到及時糾正、勇敢擔當;遭誤解時有肚量,經受住委屈、容人容事,做到思想超脫、行為坦蕩,相信遮擋陽光的烏云很快會散去,從而倍加贏得群眾尊重和愛戴,綻放“高段位”光芒。(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0605/1046150.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福建安溪縣委組織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