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中國,萬物并秀,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又隆重拉開了帷幕。亞洲47個國家以及域外其他國家的各界代表與政府官員2000余人齊聚北京,共襄人文盛舉,為推進亞洲和世界各國文明發(fā)展進步貢獻智慧力量。這次大會意義非凡、影響深遠,它既是中國向國際社會展現(xiàn)獨特文化的平臺窗口,也是落實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戰(zhàn)略之舉,必將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一,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體現(xiàn)了中國促進文明發(fā)展的深邃思考與責任擔當。當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究竟是沖突對抗,還是對話合作?這已然成為了關乎各國根本利益與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出發(fā),對人類文明面臨的“時代之問”作出了正面解答,為增強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提出了一系列論述觀點與行動方案,給人類文明去路點亮了思想燈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贊譽。特別是在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先后兩次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得到了與會國家的紛紛響應。此后,多領域多層次立體化的文化交流活動在中國與亞洲、在中國與世界范圍內的相關國家大范圍開展,這一切不僅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舉辦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也為其提供了不竭動力。此次大會的召開為亞洲各國不同文明之間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機會,是中國為推動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為更好增進中國人民同亞洲人民友誼福祉所做的努力成果。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大國,中國在一心一意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更將鐫刻在華夏文明基因里的“天下為公”理念應用于實踐中,竭其所能為文明持續(xù)發(fā)展與建設美好世界提供新的思路,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協(xié)和萬邦、勇于擔當?shù)氖澜缜閼雅c廣闊胸襟,這對促進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與世界和平發(fā)展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
第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的有效落實。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內容,促進文化交流始終堅持從“為世界謀大同”的初心出發(fā),以增進國家之間的了解溝通、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為目的。中國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和合”思想的時代體現(xiàn),而且折射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的非對抗性特點,而文化文明正是落實外交政策的重要載體和形式。“既要把握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大勢,又要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現(xiàn)實”,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后的第一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親自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發(fā)展標注的文明坐標,也給我們做好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工作指明了遵循方向。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以文明之思觀世界之大勢,用文明之光為大國外交注入前進動力,是2019年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場重要外交活動。通過開展涵蓋開幕式和平行分論壇、亞洲文化嘉年華、亞洲文明周、亞洲美食節(jié)等一系列的活動,能真實立體地展現(xiàn)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能讓世界更加深刻地認識和了解新時代中國的外交理念,這為塑造中國形象、增進國際友誼、促進文明對話創(chuàng)造了極其有利的積極條件,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強大感召力、凝聚力與影響力。
第三,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戰(zhàn)略舉措。此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主題是“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大會的各項活動都緊緊圍繞這個主題來設計和展開。這集中反映了亞洲和世界各國的普遍心聲與愿望,獲得了參會國家、國際組織與代表的強烈共鳴,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主席倡導的文明交流互鑒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理念。在此次大會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用3個“期待”和“希望”發(fā)出了文明交流互鑒的“亞洲聲音”,同時用4點“主張”展示了他對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文基礎的“中國方案”。中國旨在借助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這個平臺,把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更好展現(xiàn)出來,使之得以進一步地繼承與弘揚,讓各國人民共同享有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共同開創(chuàng)更有選擇的未來,更好地推進各國發(fā)展進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用大格局大手筆推動文化共享,以文明的共存、交流、互鑒,超越文明的優(yōu)越、隔閡、沖突,推動各國以互信互利、相互尊重、平等協(xié)商和共同決策的方式進行對話,創(chuàng)造性地開拓了多元文明交融的新路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實質。以此次盛會為契機,亞洲文明自信一定會日益增強,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更具活力的地區(qū)與全球合作遠景可期。伴隨中國由大國向強國邁進,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必定會不斷擴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將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其彼此之間共享交流合作的同心圓也會越做越大。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文明之花簇擁亞洲,文明之果將造福世界,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既進一步凝聚了共識,也為促進區(qū)域和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進步開辟了道路。我們堅信,各國人民勠力同心、心手相連,一定能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的正能量聲音、中國的方案和中國的智慧一定能夠開創(chuàng)人類文明更加美好燦爛的未來!
(作者林柏成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陳樹文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