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
(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
我們都是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老戰(zhàn)士,老戰(zhàn)士見面總是愉快的。我們要把經(jīng)歷過的好的時期記住,壞的時期忘掉,我們都是樂觀主義者。
參加共產(chǎn)黨幾十年了,如果從一九二二年算起,我在共產(chǎn)主義旗幟下已經(jīng)工作了六十多年。這期間做了不少好事,也做了一些錯事。人們都知道我曾經(jīng)“三下三上”,坦率地說,“下”并不是由于做了錯事,而是由于辦了好事卻被誤認為錯事。從一九五四年起,我就擔任黨中央秘書長、軍委副主席和國務院副總理,一九五六年起擔任黨的總書記,是在領導核心之中。那以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們黨犯的“左”的錯誤,我也有份。不能把錯誤的責任完全推到毛澤東同志身上。毛澤東同志從一九五七年開始犯了“左”的錯誤,最“左”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他生前自己也承認有錯誤,他說過,我死后如果能夠得到三分錯誤、七分功勞的評價就滿意了。從一九二一年建黨到一九五七年,三十六年內(nèi)他做的好事了不起,是他領導我們?nèi)〉昧烁锩鼊倮?。我們黨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不能丟掉毛澤東,否定毛澤東就是否定中國革命大部分的歷史。你看過我們十一屆六中全會作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沒有?這個決議就是根據(jù)我剛才說的立場與觀點總結(jié)我們黨的歷史的。如何評價黨的歷史這個問題,我們有,你們也有。每個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采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來分析和總結(jié),才有好處。
我熟悉我們黨從開頭到現(xiàn)在的歷史,對許多重大事件的歷史過程都比較了解??偨Y(jié)歷史,不要著眼于個人功過,而是為了開辟未來。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我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應該說“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會確定將工作重點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zhuǎn)到以發(fā)展生產(chǎn)力、建設四個現(xiàn)代化為中心,受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擁護。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較,“文化大革命”變成了我們的財富。
我有一個觀點,如果一個黨、一個國家把希望寄托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樣,只要這個人一有變動,就會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大家希望我當總書記、國家主席,我都拒絕了。在黨的十三大上,我和一些老同志退出了領導核心。這表明,中國的未來要靠新的領導集體。近十年來的成功也是集體搞成的。我個人做了一點事,但不能說都是我發(fā)明的。其實很多事是別人發(fā)明的,群眾發(fā)明的,我只不過把它們概括起來,提出了方針政策。我們這個領導集體是堅持三中全會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我們相信,現(xiàn)行方針政策一定會繼續(xù)下去。就我個人來說,對這一點有信心,也感到愉快。很多外國記者要來采訪我,搞我的什么傳,我都婉拒了。我認為,過分夸大個人作用是不對的。人總是要死的。哪一天我不在了,好像中國就丟了靈魂,這種看法不好。我在有生之年還可以做一些事,但希望自己從政治舞臺上慢慢地消失。我的最大愿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為那時將收回香港,我還想去那里看看。我也想去臺灣看看,不過看來一九九七年以前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
(*這是鄧小平同志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tǒng)胡薩克時談話的主要部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