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和統(tǒng)稱。“一帶一路”倡議是根據(jù)中國的實際,胸懷全球經濟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6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fā)展共同進步的偉大旗幟,增進沿線國家多邊合作伙伴關系,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倡議源自中國、成果屬于世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已經成為開放兼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
“一帶一路”倡議強調開放合作原則,世界各國及國際、區(qū)域組織皆可參與,具有“非排他性”;秉持互利共贏理念,各方平等享受這一平臺帶來的發(fā)展機會,不因他國加入而受減損,具有“非競爭性”。正因如此,這條“普惠之路”蜚聲海內外,呈現(xiàn)出空前號召力和凝聚力,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和普遍認同與歡迎。
平心而論,海路目前仍是“一帶一路”相對薄弱的戰(zhàn)略短板,亟待協(xié)力補齊,進而全面超越。為此共同目標,共同體核心及相關各方越發(fā)潛心修煉、苦心經營,只爭朝夕、攜手共進。人民海軍70華誕之際,習近平主席首次鄭重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創(chuàng)新概念、處世原則與行為規(guī)范,高瞻遠矚、意味深長,振聾發(fā)聵、余音裊裊,令人警醒,催人奮進。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新格局新航程新成就。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人民海軍建設,發(fā)出“努力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鏗鏘號召,人民海軍正以嶄新姿態(tài)寄寓深藍、逐夢海天。“一流海軍”必然與“一帶一路”相伴相生、并駕齊驅,注定有著不解之緣,是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一流海軍”劈波斬浪,“一帶一路”不遠萬里為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百花齊放。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乃謀劃“一帶一路”戰(zhàn)略終極目標,而打造“海洋命運共同體”系“一帶一路”戰(zhàn)略水陸并進的當務之急。近期,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在青島舉行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回京,旋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致辭中指出,我們希望同各方一道,共商共建共享、倡導多邊主義,讓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回顧此番國際閱兵的陣勢,大國風范一覽無余:61個國家派海軍代表團來華祝賀;人民海軍32艘戰(zhàn)艦威武列陣,39架戰(zhàn)機凌空翱翔;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日本、越南、印度、俄羅斯這些耳熟能詳?shù)?ldquo;往昔對手、今日隊友”在內,遠涉重洋前來參加慶典活動的13國海軍18艘艦艇整齊編隊,共同接受檢閱。習近平主席在集體會見多國海軍代表團團長時指出,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國家之間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動輒就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此番與多國海軍代表團的互動中,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lián)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fā)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中國堅定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倡導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海軍作為國家海上力量主體,對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和良好秩序負有重要責任。他莊嚴承諾,中國海軍將一如既往同各國海軍加強交流合作,積極履行國際責任義務,保障國際航道安全,努力提供更多海上公共安全產品。
人民海軍與新中國同齡。自1949年華東軍區(qū)海軍成立至今,人民海軍風雨兼程逐濤搏浪70載,實現(xiàn)了“質”和“量”的雙重飛躍,已經鑄就捍衛(wèi)國家權益、維護世界和平、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海上鋼鐵長城”,贏得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尊重與由衷敬佩。人民海軍的創(chuàng)建,開創(chuàng)了中國人民保衛(wèi)海疆、經略海洋的新紀元。70年來,在戰(zhàn)斗中淬火成鋼的人民海軍,已經成長為一支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國際海洋秩序、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戰(zhàn)略威懾力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