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非常重視作風建設,當縣委書記不久即著手狠抓這項工作,制定出臺了不少關于黨風黨紀方面的制度和舉措。他在正定敢抓敢管作風建設的精神,非常值得廣大領導干部特別是中青年領導干部學習。
正人必先正己,作風建設要從自身抓起。習近平同志一向嚴格自律,立下了作風建設的標桿。一身舊軍裝、一雙大頭鞋,很“土”的穿著見證了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普通干部共用一個食堂,一起排隊、一起用餐,“不開小灶”見證了他平易近人的領導作風;從北京到正定一年往返五六趟,哪怕開會、辦公事也是自己拿錢買票,“從不報銷車費”見證了他廉潔奉公的處事作風;一碗陜西的米粉面,一鍋沒什么味道的雞湯,“一頓簡單的習家午宴”見證了他嚴于律己的家庭作風;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生活困難,大膽向中央反映問題,“減征購”見證了他求真務實的思想作風;調(diào)動農(nóng)民的積極性,敢為天下先,“大包干”見證了他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在習近平同志帶領下,正定縣委班子空前團結(jié),凝聚力、戰(zhàn)斗力大大增強,一門心思抓工作、上經(jīng)濟,為正定經(jīng)濟起飛奠定了基礎。他離開正定30多年,那里的干部群眾還親切地稱他為“習書記”。
打鐵必須自身硬,抓作風建設要從領導干部自身做起。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出臺的第一個作風建設文件,是從縣委常委會成員自身做起的《中共正定縣委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guī)定》,共有六條。在這“六項規(guī)定”中,旗幟鮮明地提出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其中第四條專門強調(diào)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習近平同志講,打鐵必須自身硬,先從縣委領導班子做起。這六條規(guī)定出來后,大大振奮了正定全縣人民的精神,振奮了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他還提議出臺了《關于整頓機關大院作風的安排意見》,提出實現(xiàn)黨風好轉(zhuǎn),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領導干部帶頭,作風建設才能真正搞好。
作風建設必須令行禁止、一抓到底。習近平同志在正定能把作風建設抓出成效來,關鍵在注重落實。他的同事評價他的做事風格:始終能夠做到一個“實”字,不講套話,說話很干脆,干事很利索,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說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決定了要做的事,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不是抓一下子就完,而是堅持不懈抓下去,嚴肅認真抓下去。習近平同志跟正定的干部反復強調(diào),一定要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正是有了這樣雷厲風行抓落實的工作態(tài)度和行動,才能讓作風建設見真格、不走樣。
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出有針對性的舉措,務求實效,是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的一個顯著特點。在當時全國還沒有剎住公款吃喝先例的情況下,習近平同志就在正定作出規(guī)定,機關干部、事業(yè)單位干部不準用公款吃喝,單位之間也不準互相宴請。執(zhí)行一段時間后,又針對具體情況加以改進,如客商來了要吃飯,但是要按標準來,后來又補充規(guī)定,陪客人數(shù)不準多于來客人數(shù)。這些具體有效的辦法,使得公款吃喝問題一抓就靈,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稱贊。
習近平同志注重調(diào)查研究,開啟沉到基層的新風氣。要求正定縣委常委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深入基層,要有自己的聯(lián)系點、聯(lián)系戶,每人都要親自或主持寫出兩篇以上調(diào)研報告。為了轉(zhuǎn)變作風,他專門給正定四大機關領導寫了一封信,要求他們脫身冗務,著眼基層,著力實際。到基層調(diào)查,要一下到底,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并把形成的意見直接告訴他。這讓正定縣委機關作風煥然一新,下基層成了干部的工作習慣。
時間已經(jīng)過去30多年,習近平同志在正定抓作風建設的實踐和經(jīng)驗,至今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正如一位當年與他共事3年多的班子成員講的,他身上有四種優(yōu)良作風值得學習:一是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二是艱苦奮斗的勤儉作風,三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風,四是勇于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的務實作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