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型采訪實錄《習近平在正定》在學習時報連載后,近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結集出版,20天發(fā)行逾300萬冊,在社會各界特別是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一些讀者特別是市縣領導干部紛紛寫來讀書體會,本報特開辟專欄予以選登。
《習近平在正定》這本書,用平淡的語言、質樸的文風,從側面反映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縣擔任縣委副書記、書記時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真實情況,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勇于擔當?shù)母母锞?,為我們進一步走近總書記、了解總書記、學習總書記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為干部的成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是一本寶貴的縣委書記教材。
這本書,從點滴之中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黨性修養(yǎng)。書中講到,習近平同志在工作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勤學實干。每次去他辦公室,都看到桌子上擺著大量的書籍、報刊,他平日里都是博覽群書,一有時間就加緊學習。通過不斷學習,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黨性修養(yǎng)。我們要自覺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矢志不移地為人民服務。
這本書,從字里行間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在擔任正定縣委書記時,習近平同志經常讓干部走上街頭搞隨機問卷調查,有時他還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支,坐在那里聽取群眾意見。在服務群眾上,我們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聚焦三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凝心聚力、奮力拼搏,努力為人民創(chuàng)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從工作實踐中再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銳意進取。如何讓老百姓富起來,是習近平同志來到正定后一直思考的問題。為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他力推農村改革,率先全面推行包干到戶責任制;為推動經濟發(fā)展,他提出“半城郊型”經濟模式和旅游業(yè)的重大“轉型”戰(zhàn)略;為實現(xiàn)脫貧致富,他在正定大念“人才經”,助推了正定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路,突出人才支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這本書,從一言一行中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務實擔當。來到正定以后,圍繞“高產窮縣”這一現(xiàn)狀,習近平同志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調查走訪,發(fā)現(xiàn)本地農民上交糧食數(shù)量不合理、負擔太重,于是主動請纓向上級請求把糧食征購基數(shù)降下來。這種實事求是、敢于擔當?shù)墓ぷ髯黠L,體現(xiàn)出他一心為民的崇高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今后學習工作中,我們將以總書記為榜樣,堅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這本書,從日常生活中展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嚴于律己。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他對自己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和大家一起排隊吃食堂的“大鍋飯”,鋪的褥子都打著五顏六色的補丁,身上蓋的也是一床舊軍被,習近平同志這種勤儉節(jié)約、嚴于律己、親民愛民的品德讓人深受觸動、感慨萬分。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律己”方能“為民”,我們要牢記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精神,堅決抵制歪風邪氣,以廉潔自律的實效取信于民。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三班學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