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我們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倍感歡欣鼓舞。”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院長鄧純東委員說。
在4日下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上,鄧純東委員作為第二位委員代表,在習近平總書記面前做了題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發(fā)言,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學術研究才有大視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與中國改革開放實踐、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緊密聯系。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關注現實,都應該有利于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鄧純東委員認為。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學術研究才有大情懷。鄧純東委員建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必須總結歸納好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理論與思想,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xù)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學術研究才有大作為。鄧純東委員強調:“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要認真研究科學總結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容,把其中蘊含的精神紐帶、文化基因提煉出來,并將其融合、滲透到各個學科的研究工作之中,讓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充分體現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觀點。”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哲學社會科學未來發(fā)展指明的方向。鄧純東委員表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將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
(記者 羅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