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宋慰祖2019年帶上會的提案中,有一個涉及到無障礙設施。“北京這幾年在無障礙設施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去年又專門出臺了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但是和國際大都市應有的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宋慰祖說, 2008年奧運會、殘奧運會舉辦過程中,北京高度重視無障礙設施的設計與建設,建成了世界最長的盲道,加裝了地鐵等處的代步機、爬樓機和建筑坡道,然而經過了十年的城市發(fā)展與變化,現在看來,許多無障礙設施存在著建設不合理,環(huán)境條件變化較大,原有設施損毀和使用條件出現改變等現象。
宋慰祖舉例說明,“比如當年的建設中,盲道修建過于機械,存在盲道騎井蓋、進樹坑、撞電桿等問題。地鐵站盲道也隨著人物同檢、進出站分道的實施,原有盲道被切分到了進出站通道的一側,這就造成另一側沒有盲道,更有甚者盲道被壓在了護欄下,失去了盲道的作用。再如,北京新建了大量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但沒有坡道、滾梯、直升電梯等無障礙設施,使得殘障人士,包括孕婦、老年人、負重的行人難于出行……”
對此,宋慰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組織加強無障礙設施的普查,摸清情況,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城市規(guī)劃設計部門應提升無障礙設施的設計水平,以人為本,找準需求。設計師更要因地因勢設計,不要關在房子里紙上談兵的設計。“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建設要真正深入到人們的需求當中去。”宋慰祖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