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系余脈甚多,一嶺滲入冀北平原,在保定隆起一座粗獷的山峰,經(jīng)過幾百億年的風啄雨雕,形成溝紋縱橫的龜狀山石。種子在藏滿泥土的石縫里頑強地伸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春雨的悄悄話,鼓舞了種子,一夜間生出漫山遍野的嫩芽,于是粗獷的山石生出幾分姿色。
一天,羊倌老趙正在打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羊群驚恐萬狀,慌亂奔跑,小獵狗汪汪直叫,他提起牧羊鏟沖向小狗狂吠的地方,一條碗口粗細的毒蛇,追趕羊群受阻,正與小獵狗對峙。老羊倌舉起一丈開外的牧羊鏟,向蛇頭打去,毒蛇見狀潛入茂密的草叢,在山腳不遠處的一叢雜樹林里消失了動靜。老羊倌用牧羊鏟順著毒蛇逃走的路線,把雜草和樹枝鏟平,發(fā)現(xiàn)這個背陰處隱藏著一個山洞。投石問路,山洞深不可測,于是,他用牧羊鏟鏟平雜草和樹枝,堆進山洞,放火引蛇,燒了半天,也沒看見蛇的蹤影。傍晚,老羊倌趕著羊群回家時,發(fā)現(xiàn)在山的另一端的樹叢里不停地冒青煙,他走近查看,發(fā)現(xiàn)又是一處山洞,草叢里有蛇爬行的痕跡。老羊倌發(fā)現(xiàn)了這座大山的秘密。蛇從此再也沒有騷擾過他的羊群。老羊倌為大山的空洞困惑不解。他引來了探險者,發(fā)現(xiàn)了深洞。
山的子宮,分娩了大地,海水從山的腹腔里,游動到版塊斷裂的縫隙,水雖然很柔,但她支撐了任何杠桿無法實現(xiàn)的目的。
在我能翻閱的資料里,溶洞很多,那是自然隱藏在大山里的秘密。湖南婁底有個龍泉洞,北京房山有個石花洞,山東、云南、貴州、福建、天津都有溶洞,何種情況下自然風化形成溶洞,令人不得其解。這個座落于河北保定的溶洞是老羊倌的發(fā)現(xiàn)。從那時起他經(jīng)常趕著羊群在此洞躲避風雨。自然給我們留下無限的美麗和諸多難以解答的溶洞秘密。
千奇百怪的溶洞,是火山的血管嗎?為什么巖漿在雕刻大山的時候留下一個空隙。是原始人的房屋嗎?在手工業(yè)、機械落后的原始社會,又如何在大山的腹腔里開鑿這神奇的業(yè)績。是恐龍的巢嗎?需要磨壞多少利爪,需要多少億年的時日,真不敢想像下去。
溶洞的汗水,從巖壁的上方不停的滴下,穿過億萬年時光,壘起一個個光滑閃亮的鐘乳石,使這處溶洞珠光寶氣,富貴四方,裝點成金碧輝煌的地下宮殿。
從溶洞的入口到出口,大概有一、二公里,因為行走在地下深深的腹腔里,雖有現(xiàn)代五顏六色的燈光裝飾,仍難免心有余悸,生怕大山收縮子宮,我們就不知不覺走出無從尋找的人世。那樣的話,只能拿大山作墓碑,上面刻上:一群有血有肉的思想者在此停息。山中百草植被是靈魂的頭發(fā),他們施展枝葉,用舞姿向人們訴說這大山的秘密。
在溶洞內(nèi)丈余高的巖壁上有一個龍巢,四壁打磨得十分光滑,像是龍的身體穿過洞口時摩擦的印跡?,F(xiàn)如今,溶洞的入口在山前的一個小公園里,要不是朋友引路,游客很難找到這個溶洞入口。作為一個旅游愛好者,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也是第一次體驗保定溶洞。這是距離都市最近的第二個溶洞自然景觀(北京市房山區(qū)有個石花洞,也是個自然溶洞景區(qū))。保定溶洞距離北京這么近,但很多人竟一無所知,讓其長期隱姓埋名,默默地守候著與大山的情愛。自然留給我們的許多東西應(yīng)該屬于天地的恩惠。
常言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獷的大山內(nèi)秀有文章,要打造好溶洞文化,以旅游興鄉(xiāng)村,富百姓。溶洞留給山村用之不竭的財富,研究挖掘地下自然景觀文化的內(nèi)在潛力,走一條一洞興村的致富路,也不失脫貧的好計策呀!路要靠自己走出來,財富要靠自己掙回來。溶洞賦予山村發(fā)展不竭的動力。
大山聳立在平原之上,顯得無限的粗獷,他的隆起不知是否要展示土地的肌肉,還是要表達大地的雄壯。大山粗獷,寫滿奔放與豪邁,那是自然中不屈的力量;溶洞內(nèi)秀其中,讓人們多了幾分幻想,啟迪靈光的鑰匙凝聚在人們的談資和文人筆端的生動妙章。大山的回聲是風的口哨,溶洞的子宮是孕育靈魂的溫床,每一次走進溶洞,就是回歸母親的心房。您是自然的母親,您是萬物的親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