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葉草亮麗奪目;五大洲商賈云集。來自全球的優(yōu)質商品琳瑯滿目,展館里摩肩接踵人氣爆棚,人們觀展品、談交易、論合作……“風景這邊獨好”,展現(xiàn)著開放合作的蓬勃生機與活力,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交融的脈動。此前,習近平主席豪邁發(fā)聲:“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fā)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再次明確發(fā)出中國擴大開放的聲音,并提出了清晰而務實的對外開放系列舉措。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1978年的那個冬夜,小崗人按下的18個紅手印,成為中國改革的鮮明印記。之后,小崗村破繭成蝶。春雷喚醒大地,改革潮涌神州。改革進程從農村起步,向城市延伸,激發(fā)出億萬人民的創(chuàng)造活力,迸發(fā)出改天換地的變革力量。40年風雨兼程,勵精圖治,跨越改革開放路上的艱難險阻,我國人民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砥礪前行,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詩篇。邁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已通過各項政策綱領和具體行動,落實在促進收入、教育、健康、公共服務水平等多維指標的全面發(fā)展上,轉化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回望來路,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是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也必須在不斷深化和更加開放的條件下才能得以實現(xiàn)。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敢于啃硬骨頭,勇于涉險灘,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深水區(qū)挺進,取得了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成就和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從吸引和利用外資,到發(fā)展“三來一補”業(yè)務融入國際產業(yè)分工,再到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創(chuàng)立民族品牌、實現(xiàn)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深圳,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華麗轉身,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化都市,率先以開放的視野和務實的精神,為中國改革開放探索了一條現(xiàn)實可行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一條新路、大路、成功路。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是通過改革開放而發(fā)展和逐步富裕起來的,目前已經培育起近4億人左右的中等收入群體。追求美好生活是全人類的追求,這一群體有能力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和質量,更多地接納全球市場“賣出”的優(yōu)質產品。同時,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出口拉動型向消費和中高端制造轉變,也需要通過“買入”來實現(xiàn)。正如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的宣示:“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風雨無阻奮進路,歲寒更知松柏操。”習近平主席指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fā)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我們只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以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推動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才能獲得又快又好發(fā)展的強大引擎,推動“中國號”巨輪駛向更加廣闊、更加輝煌的未來,書寫出更多、更精彩的中國故事和中國傳奇。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8/1109/1023655.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委組織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