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墻外桃花墻里血,一般鮮艷一般紅。”
9月18日上午,“英雄壯歌——上海英烈紀念展”在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展。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長趙永艷和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館長薛峰共同為展覽揭幕。兩位館長致辭中都表示“雨花英烈精神”與“龍華英烈精神”既一脈相承又相互聯(lián)系,都是共產(chǎn)黨人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和精神源泉,雙方希望相互進一步加強合作,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實現(xiàn)資源互補,推動共同發(fā)展。
六個部分,一首“英雄壯歌”
上午9點半,雨花臺烈士陵園倒影池西側(cè),《英雄壯歌——上海英烈紀念展》吸引了很多游客。
信仰的召喚、使命的執(zhí)著、信念的堅守、民族的脊梁、勝利的奮爭、時代的先鋒,巡展分六大部分,圖文形式呈現(xiàn)了紀念館基本陳列的重點內(nèi)容。薛峰表示,《英雄壯歌》展是龍華烈士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展出了1911年至2016年期間各歷史階段的烈士與已故英模256位,此次巡展只精選出50位,但都是他們紀念館的精華。
通過生動的英烈事跡,向大家描繪了一首中國近代革命先驅(qū)的英雄壯歌。薛峰介紹,這是龍華烈士紀念館進行全國巡展的第一站。“不僅僅因為上海的龍華與南京的雨花臺是兄弟場所,還有龍華的英烈與雨花的英烈有著血脈的聯(lián)系。”他解釋,龍華英烈中有20多位英烈當時先關押在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的看守所(即今天的龍華革命紀念地),后被押解到南京雨花臺,遇害。
薛峰相信,共同的英雄,定會在南京引起不尋常的共鳴。
意義深遠,給青少年一種力量
今年5月8日,暴漫上傳有拿葉挺將軍和董存瑞烈士事跡做素材,諷刺社會現(xiàn)象的58秒短視頻;7月4日,“網(wǎng)紅”抖音因為侮辱英烈,廣告業(yè)務被叫停……
面對英雄烈士被扭曲、戲說、娛樂化,看著一些年輕人被這些不真實的素材混淆,趙永艷、薛峰感覺沉甸甸的。他們認為,作為烈士英雄的紀念地、紀念場所,身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
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同時也是英雄烈士保護法頒布的第一年。“我們應該給公眾一個真實的歷史。”積極地走出去,讓社會更多的公眾了解這段歷史,了解英烈的故事,也促成了此次巡展的加速。
薛峰認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各方面的精神食糧。成長有困惑、有挑戰(zhàn),而這些,在革命先烈身上都發(fā)生過。“他們是怎么面對的,怎么克服的,又是怎么追逐自己理想的……”他認為,類似《英雄壯歌——上海英烈紀念展》這樣的展出,勇敢地把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特別是英雄烈士的事跡,向他們進行傳播,就可以給青少年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來自于信仰。
成果共享,可碰撞出新的紅色火花
本次巡展是雨花英烈紀念地聯(lián)席會議的合作成果之一,也是長三角一體化文化共建的積極響應。
今年,為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地弘揚和傳承雨花英烈精神,雨花臺會同上海龍華等紀念地代表成立雨花英烈紀念地聯(lián)席會議制度。4月2日,雨花英烈紀念地聯(lián)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舉行。雨花臺烈士陵園與龍華烈士陵園圍繞互派人員到對方紀念地進行業(yè)務學習、互相交流館藏史料等事項達成合作意向。
薛峰表示,接下來,除了相互之間的巡展,雙方還將更加注重工作方面成果共享、館際之間交流研究、團隊建設取長補短,“這樣就能碰撞出新的紅色火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